[发明专利]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6412.2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6 | 分类号: | B65H6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络筒机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自动络筒机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但大多数自动络筒机生产时存在掉纱问题,其中纱库型络筒机掉纱较多。络筒维修人员一方面要着力降低掉纱,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将空管和纱管进行分离处理,降低挡车工劳动量,并保证送往细纱的筒管全部是空管。现在的情况是部分半管纱和满管纱与空管一起被送到空管仓,靠人工进行分拣,既增加了用工,又不能保证彻底分拣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在不改变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输出模式前提下,能成功实现空管和纱管的分离,该装置结构简单、分管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空管输送带、挡纱板、空管仓,在空管仓内侧设有纱管仓,纱管仓与空管仓相邻且位于挡纱板出口位置正下方;在挡纱板出口处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距挡纱板底部的高度大于空管直径而小于纱管直径;限位杆两端由气缸控制,限位杆与探纱传感器连接,探纱传感器与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磁阀共同组成气缸控制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发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在挡纱板出口位置正下方设有与空管仓相邻的纱管仓,在挡纱板出口处安装有两端由气缸控制的限位杆,限位杆与探纱传感器连接,探纱传感器与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磁阀共同组成气缸控制电路,这样一来,该装置利用探纱传感器和限位杆自动识别空管和纱管,然后将电信号转化成气信号,再控制气缸自动将空管和纱管分离到不同的管仓中,从而成功实现空管和纱管的分离。本发明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分管效率高,可推广到任何型号的自动络筒机,并且不改变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输出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管、纱自动分离装置中气缸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管、纱自动分离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下空管的下落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管、纱自动分离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纱管的下落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可见,本发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空管输送带1、挡纱板2、空管仓3,在空管仓3内侧设有纱管仓4,纱管仓4与空管仓3相邻且位于挡纱板2出口位置正下方。在挡纱板2出口处安装有限位杆5,限位杆5距挡纱板2底部的高度大于空管直径而小于纱管直径。限位杆5两端由气缸6控制,限位杆5与探纱传感器7连接,探纱传感器7与时间继电器8、中间继电器9、电磁阀10共同组成气缸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空管,即空的细纱筒管被空管输送带1送到最高点时,由于空管直径小于限位杆5距挡纱板2底部的高度,在势能作用下空管顺着挡纱板2滑向空管仓3内。在纱管被空管输送带1送到最高点时,由于势能作用顺着挡纱板2下滑,当达到挡纱板2出口位置时,因纱管直径大于限位杆5距挡纱板2底部的高度,故纱管被限位杆5拦截后静止不动,此时探纱传感器7将有纱信号传递给时间继电器8,时间继电器8得到信号后便给信号给中间继电器9打开电磁阀10,电磁阀10得电后立即打开气缸6,在气缸6的控制下限位杆5向上运动,此时纱管做自由落体运动垂直下落到纱管仓4内。时间继电器8在气缸6打开后1秒时将气缸6关闭,在气缸6的控制下限位杆5向下运动恢复到原来位置,该工作过程结束,等待下一个纱管到达后将继续该工作过程。如此一来,该装置就在不改变自动络筒机管纱输出模式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空管和纱管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症室用人工呼吸器
- 下一篇:雾化麻醉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