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方法和胶版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6391.4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B·拜尔;W·科尔贝;M·迈尔;H·皮茨;M·施勒霍尔茨;J·魏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6 | 分类号: | B41F31/06;B41F7/36;B41M1/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方法 胶版印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方法一种适合于执行所述印刷方法的胶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平版胶印的输墨装置要么构造为无墨键的短输墨装置要么构造为具有墨键式油墨计量装置的输墨装置。无墨键的短输墨装置具有网纹辊。具有墨键式油墨计量装置的输墨装置带有墨斗,所述墨斗包括一个具有墨键的计量装置。在印刷宽度上并排布置的墨键允许在墨键之间进行不同的油墨计量。所述墨键可通过调墨螺柱构成。
在卷筒纸印刷机中,具有墨键式计量装置的输墨装置构造为膜式输墨装置,其中,墨斗辊与膜辊一起构成例如0.05mm的膜间隙。由于所述膜间隙,膜辊没有靠触在墨斗辊上。膜辊的旋转速度比墨斗辊快并且将墨斗辊上的油墨膜的最上层铣掉,以便能够从墨斗辊承接油墨。
在单张纸印刷机中,具有墨键式计量装置的输墨装置构造为虹吸式输墨装置。在虹吸式输墨装置的情况下,虹吸辊从墨斗辊接收油墨。虹吸辊不是永久地而是不连续地靠触在墨斗辊上。虹吸辊与墨斗辊周期性地接触,以便能够从墨斗辊承接油墨。
也已经开发了一些无墨键的短输墨装置(不具有带墨键的计量装置的输墨装置),其不具有网纹辊。在DE 102006061393A1中描述了一种无墨键的短输墨装置,其中,一个辊与计量辊一起形成计量间隙,所述计量间隙约为20μm。所述辊的旋转速度与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相同。对于所述辊和所述印版滚筒设置冷却装置。所描述的短输墨装置被设置用于使用高粘度的印刷油墨。
迄今为止公开的胶版印刷装置原则上具有确定的特性,而与下述情况无关:胶版印刷装置是否是卷筒纸印刷机或单张纸印刷机的组成部分、胶 版印刷装置具有的是带墨键的输墨装置还是不带墨键的输墨装置、胶版印刷装置具有的是膜式输墨装置还是虹吸式输墨装置?所述特定的特性在于:印刷油墨在其例如利用网纹辊或利用墨键式计量装置进行的计量时具有比印刷油墨的涂覆在印版滚筒上的状态高的粘度。胶版印刷油墨具有摇溶性并且因此胶版印刷油墨的粘度通过在输墨装置的辊间隙中的流变载荷在被计量到印版滚筒的路径上被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另外的印刷方法和一种适合于执行所述印刷方法的胶版印刷装置。
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印刷方法、通过具有权利要求8特征的胶版印刷装置、通过具有权利要求9特征的胶版印刷装置并且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0特征的胶版印刷装置解决。
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在印刷机中将印刷油墨在第一粘度的情况下借助于计量装置区域地(以墨键的方式)进行计量并且在大于所述第一粘度的第二粘度的情况下借助于印版滚筒进行传递。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印刷方法具有本质区别,在现有技术的印刷方法中,第二粘度小于第一粘度。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印刷油墨在被区域性地计量时具有比其在印版滚筒上的状态中小的粘度。通过较小的第一粘度降低了油墨对计量装置的载荷并且因此改善了区域性计量的精确性。通过较大的第二粘度在印版滚筒上实现印刷区域和非印刷区域的特别良好的分隔并且避免非印刷区域接收油墨(染色)。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根据第一变型方案可以是直接的印刷方法并且根据第二变型方案可以是间接的印刷方法。在直接的印刷方法的情况下,印刷油墨被从印版滚筒直接传递到承印物上。在间接的印刷方法的情况下,印刷油墨被从印版滚筒传递到传递滚筒(橡皮布滚筒)上,从所述传递滚筒将印刷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例如卷筒纸承印物或优选单张纸承印物上。
在本发明印刷方法的一个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第二粘度至少比所述第一粘度大10倍。例如,所述第一粘度可以小于1帕斯卡-秒并且所述第二粘度可以大于10帕斯卡-秒。
根据另外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粘度可通过在印刷机中使印刷油墨的粘度降低而调节出和/或所述印刷油墨的第二粘度可通过在印刷机中提高该印刷油墨的粘度而调节出。
所粘度的降低例如可通过印刷油墨的变热实现并且粘度的提高例如可通过印刷油墨的冷却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未经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墨袋装原料用拆料架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电气火灾监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