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钨工件退钨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6388.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市耐特制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5/00 | 分类号: | C25F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工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钨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碳化钨工件退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钨钢体在服役使用完后,表面所喷涂的碳化钨需要重新去掉,才能将工件重新修复,再次喷涂使用,但由于碳化钨表面硬度可达HV1400左右,机体太硬,用普通的机械加工(包括切削和磨削)很难去除表面的碳化钨。过去人们通常采用化学去钨法,即采用氢氟酸、硝酸、盐酸等对工件起反应从而进行退钨,氢氟酸、硝酸、盐酸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高浓度的盐酸会引起人慢性中毒,产生鼻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有的还会出现过敏、皮炎、湿疹等,盐酸的挥发性极强,空气中的水蒸汽即可与之反应生成盐酸雾及次氯酸,容易腐蚀物品,危害人体和动植物,并且对工件表面有破坏作用,例如,使用氢氟酸、硝酸、盐酸进行退钨处理时往往会出现碳化钨工件被腐蚀的现象。另外还可通过喷砂进行退钨,但这种方法成本太高,且对工件底槽和轮廓部位所喷的碳化钨无法除掉。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人体没有伤害、无毒、环保、成本低的碳化钨工件退钨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碳化钨工件退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碳化钨工件的清洗:先用清洗液清洗碳化钨工件,除去碳化钨工件表面的油污,再用水将碳化钨工件冲洗干净;
(2)装夹:将碳化钨工件进行装夹,使碳化钨工件可旋转的固定于电解槽两端;
(3)配制电解液:在电解槽中加入一吨的水,然后加入50kg的Na2CO3、10kg的酒石酸钾钠,搅拌,使其溶解;
(4)去除涂层:以碳化钨工件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打开电源,使碳化钨工件在电解槽内旋转,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发生电解反应,电流密度控制在(200~300)*兀DL(A·m2),电解液的PH控制在10-13,温度控制在20-80℃,电解反应的时间为12小时;
(5)清洗:取出电解后的碳化钨工件,用清水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碳化钨工件进行退钨处理,电解液采用Na2CO3和酒石酸钾钠及水配制而成,电解液无毒,环保,对人体没有伤害,且可以循环使用多次,电解液两年只需排放一次,成本低,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法相比,本发明还具有退钨速度快的特点,提高了工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
以18型φ325大小的碳化钨工件为例,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碳化钨工件的清洗:先用清洗液清洗碳化钨工件,除去碳化钨工件表面的油污,再用水将碳化钨工件冲洗干净;(2)装夹:将碳化钨工件进行装夹,使碳化钨工件可旋转的固定于电解槽两端;(3)配制电解液:在电解槽中加入一吨的水,然后加入50kg的Na2CO3、10kg的酒石酸钾钠,搅拌,使其溶解;(4)去除涂层:以碳化钨工件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打开电源,使碳化钨工件在电解槽内旋转,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发生电解反应,电流密度为500A·m2,使用Na2CO3对电解液的PH进行调节,使PH控制在10-13,温度控制在20-80℃,电解反应的时间为12小时;(5)清洗:取出电解后的碳化钨工件,用清水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其中,步骤(4)中电解反应的阳极反应为:
WC+10OH—-10e→WO3+CO2+5H2O
4OH—-4e→2H2O+O2↑
WO3+Na2CO3→Na2WO4+CO2
WO3+2NaOH→Na2WO4+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市耐特制辊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市耐特制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