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清灰清堵的电磁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5852.6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继东;盛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继东;盛曙光 |
主分类号: | H02K33/04 | 分类号: | H02K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潘建华;陈福 |
地址: | 10000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灰清堵 电磁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能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用于料仓、管道等部位的清灰清堵等工作。
背景技术
当前电能转换为磁能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电为钢铁类材质赋予磁能,通过磁力吸合再转化为机械能。磁力吸合设备是通过输入交流电流,通过改变线圈磁场及级性达到振动和吸合的目的。能量大小取决于线圈密度及电流大小。能量越大,电流就越大。如果想要达到输出高能量的目的。设备体积就要相应放大。但是使用这种方法装置的两个部分之间要绝缘,而且磁力吸合的力量较小,只能应用于非常少得工况。最近几年已经逐渐淘汰。
根据电磁转换的原理,当在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时,线圈中会产生交变磁场,如果再设置另一线圈,则上述交变磁场可以在该另一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线圈电流的磁场互相作用,则会产生安培力,从而会使得该线圈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且产生的安培力随着感应电流方向及大小相应的变化,实际是跟随交变电流的频率作往复的运动。电磁脉冲振动即是通过上述原理实现。
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申请人寻求一种新的能实现电能转换为磁能再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简单的磁力吸合装置,具有更优越的技术效果。在申请人同日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清灰清堵的电磁换能工作线圈”中,已经详细的披露了一种能实现电磁能到机械能转换的工作线圈,利用该工作线圈,设计一种能实现电磁能到机械能转换的换能器,实现电磁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我国工业生产中固体物料下料难是个普遍的问题,特别到冬季,问题更加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业生产。如:钢铁企业的烧结厂和焦化厂,或独立的焦化企业,还有热电企业、煤炭企业、有色矿开采企业等,在原料输送过程中的料仓下料工艺环节,经常出现下料困难工况,特别是冬季物料冻结,使下料不畅问题更趋严酷,成为制约工厂生产流程正常进行的瓶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设计一种换能器,其利用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及共振的原理,直 接与工作壁上作用,可直接应用于上述工业场合料仓、管道等易发生堵塞部位的清灰清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电磁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电磁换能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简单的磁力吸合装置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清灰清堵的电磁换能器,包括工作线圈、固定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焊接在工作壁上,支撑架安装在固定框内;
所述工作线圈包括一加速线圈以及一短路线圈,加速线圈由扁铜盘绕而成,线圈外封灌绝缘等级3万伏以上的绝缘材料,形状呈圆盘状;短路线圈由金属制成,形状呈圆盘状;短路线圈与加速线圈同轴固定,短路线圈相对加速线圈具有前后的活动距离;工作线圈与支撑架相固定;
所述短路线圈的平面与工作壁平行且紧密贴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框活动连接,支撑架与固定框之间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金属平板,所述金属平板焊接在工作壁上,短路线圈的平面与金属平板平行且紧密贴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焊接在金属平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一平板面,所述固定架焊接在工作壁上,固定框与固定架平板面固定且不与工作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焊接在金属平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线圈由铝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线圈由扁铜盘绕而成,线圈外封灌绝缘等级3万伏以上的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为玻璃钢丝或陶瓷或树脂等。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线圈相对加速线圈的活动距离为5-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电磁能转换的工作线圈感应产生的安培力使短路线圈发射,特别是这种能量转换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将能量激发,瞬时能量极为巨大。而且线圈体积不受能量输出影响,体积可以非常小。
2、利用输入电磁脉冲发生器输入的交变电流使得短路线圈做出高速高频的 发射运动,短路线圈与工作壁紧密贴合使工作壁发生共振实现清灰清堵,相对于其他清灰清堵原理和装置,技术效果优越。
3、本发明的换能器可以根据工作壁不同的具体形状而使用,适用于料仓、管道及车厢等各类场合,且安装、维修及更换都很方便,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速线圈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继东;盛曙光,未经谢继东;盛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