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15535.4 | 申请日: | 201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陈绍林;李文灿;熊军;毛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剂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并发生状态变化。
通常,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室外机吹出热风;然后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节流装置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室内机吹出冷风;然后气态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不断地循环。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当处于低温条件下运行时,制冷系统蒸发换热能力弱,制冷剂无法蒸发完全,不能够吸收足够的热量,导致空调效果差,蒸发换热器结霜或冻结,压缩机吸气过热度不足导致湿压缩——压缩机湿压缩是指压缩机吸入口制冷剂不是过热气态的制冷剂,存在部分液态的制冷剂,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中带有液态制冷剂。由于液态制冷剂无法压缩,如果压缩机出现湿压缩,将会导致压缩机压缩腔受到剧烈冲击而导致压缩机损坏,空调效果和可靠性都难以保证。
解决办法是,对制冷剂进行局部加热。现有的制冷剂加热装置,制造加工复杂,困难,且发热体表面温度难以控制,制冷剂状态(如流量、温度等)异常情况下无法控制发热体表面温度,导致发热体表面温度超过使用范围,将会导致材料变形变质甚至导致加热工质发生裂解碳化变质等有害现象,可靠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加热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发热量,用于加热制冷剂等流体工质,解决了发热体表面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易于制造加工,可靠性能得到保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制冷剂加热装置,包括有:电源端子、发热管和电源端子座;所述电源端子座连接在电源端子和发热管之间;其中,所述发热管内设置有电阻正温度系数材料发热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管壳、耐高温导热绝缘填充材料层、外表面导电电极、发热体以及内表面导电电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采用圆柱体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子、发热管和电源端子座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制冷剂加热装置,发热管内设置有电阻正温度系数材料发热体,可以实现高效加热,当温度高于一定值以后,发热器材料电阻呈几何级数增长,发热量急剧降低,使发热器表面温度维持在一定值以下,从而确保发热体表面温度不至于过高,保证可靠性。具体为:当温度高于一定值以后(比如120℃),加热体电阻将增大数十倍,发热体的热量P=U2/R,U为电源电压,R为发热体电阻,由此公式可知发热量将降低数十倍,发热体表面温度会自动降低下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温度不会再继续升高,可以自动控制表面温度,并可靠控制加热的最高允许温度,从而解决了发热体表面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制冷剂加热装置,包括有:电源端子、发热管和电源端子座;易于制造加工,可靠性能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冷剂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冷剂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冷剂加热装置的发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冷剂加热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端子,2、电源端子座,3、发热管,4、管壳,5、耐高温导热绝缘填充材料层,6、内表面导电电极,7、外表面导电电极,8、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剂加热装置,包括有:电源端子1、发热管3和电源端子座2;所述电源端子座2连接在电源端子1和发热管3之间;其中,所述发热管3内设置有电阻正温度系数材料发热体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3,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管壳4、耐高温导热绝缘填充材料层5、外表面导电电极7、发热体8以及内表面导电电极6。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3采用圆柱体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子1、发热管3和电源端子座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