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管和管形构件的封套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5194.0 | 申请日: | 200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B·F·麦克菲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BFM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F16L33/28;F16L37/02;F16L37/091;F16L37/50;B65G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新西兰*** | 国省代码: | 新西兰;NZ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构件 封套 连接 系统 | ||
1.一种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所述组件是或具有在第一管与部分地容纳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之间的相互接合件,
其中所述第二管是柔性管,该柔性管在其每一端具有由带或封套环形支承的端部区域,
并且所述第一管在其端部区域处设有环形的轮廓接合部,
并且(a)所述带或封套以及(b)环状轮廓接合部的每一者均具有至少一个朝向另一个的环形肋,并且(a)和(b)中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这种肋,从而使一个的肋通过另一个的肋而侧面接合,
并且所述带或封套是有弹性的,从而其管轴线可向内变形以促进柔性管从第一管的插入或移除,但具有朝向更宽松的条件充分返回的偏压,从而两个肋接合之间的肋使得管免于轴向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中所述两个肋是所述带或封套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中所述带或封套具有在轮廓圈的下方的弹性的圆柱环,所述轮廓圈提供带或封套的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管的柔性套筒的向后折叠包围所述轮廓圈和圆柱环。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的接合部是卷状形状。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的非接合区域的内表面和第二管的内表面对齐并且至少大体上彼此平齐。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中所述带或封套具有两个平行的环形肋,并且所述第一管具有两个平行互补的凹槽,每个凹槽都与所述带或封套的所述环形肋相适合并且经由所述第一管的肋连接。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其大体上在此通过参照任意一幅或多幅附图进行说明。
9.一种未组装或已组装的组合,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适于提供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
10.一种柔性连接管,其输送来自排出管、导管、输送管、端口或类似装置和/或至接收管、导管、输送管、端口或类似装置的颗粒材料,
其中所述弹性连接管的两端的区域是弹性带或套圈,并且具有用于所述带或套圈区域的外部轮廓,该外部轮廓适于在从所述排出管、导管、或输送管的互补内部轮廓中的带或套圈区域的变形形状恢复后进行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连接管,其中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管。
12.一种组合或者组件,包括管和容纳于所述管内的柔性连接输送管,所述柔性连接输送管在其每一端具有弹性端部,该弹性端部设置成当其容纳在所述管内时,能够如相啮合般地接合或防止容易的轴向移动的其他接合,这种啮合或其它接合需要柔性输送管端部的弹性变形从而在其假定和保持与所述啮合或其它接合相当的缓和状态之前允许其最初的插入。
13.一种连接器,包括柔性管,该柔性管在每一端部区域具有向外的轮廓部件,在每一端的该轮廓部件的至少一个为包围圆形向外的脊部的管轴线;这些部件保持成防止向内移动,但是通过向包围向外的脊部的管轴线的圆形形状施加的偏压而能够向内移动。
14.一种用于颗粒固体或者由气体环境输送的颗粒固体的运输系统,作为设备包括:
第一套管,具有进口并且在开端带有轮廓部件;
第二套管,具有出口并且在开端带有轮廓部件;以及
在这些套管之间进行输送的柔性连接器,该连接器的每一端已经,或者能够通过在连接器的每个端部区域的轮廓部件并且通过由与所述套管的轮廓部件互补的连接器的轮廓部件进行的接合而被保持,这些连接器的端部区域或者每一个需要向内变形以允许这种接合;
并且作为方法包括,所述固体的运动是通过柔性连接器从第一套管移动到第二套管。
15.一种固体传输管道组件,其具有
进给管;
容纳管;
柔性套筒组件,该柔性套筒组件在一端具有插入到进给管端部区域的端部区域,另一方面具有插入到容纳管端部区域的端部区域,以便沿所有部件共有的输送位置进行输送;
其中所述柔性套筒组件的每一端通过将其端部区域的轮廓部件分别与进给管和容纳管端部区域中的每一个的接合部中的轮廓部件配合而被保持;
其中所述柔性套筒组件的每一端部区域必须变形以允许其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FM技术有限公司,未经BFM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1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