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微波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885.9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相伟;欧军辉;张尔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微波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特别是一种无水盒、无水泵可以实现快速蒸汽烹饪的蒸汽微波炉。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不仅加热速度快,加热时间容易控制,而且使用方便。但是,用微波加热馒头、包子等食物,会造成食物内硬、脱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的微波炉多采用蒸笼工具,通过蒸汽烹饪实现加热目的。普通的蒸汽微波炉由水盒、水泵、蒸汽发生器、腔体组成。其中水泵从水盒内抽水注入蒸汽发生器内。蒸汽发生器通过电加热器,将水泵泵入的水加热转化为水蒸气,水蒸气喷入到腔体内,对腔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其原理如图1所示。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884919于2006年12月27日,公布了一种带蒸煮功能的微波炉,该发明在微波炉的波导内横向分隔形成一水槽,水槽底部有一进水口,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水泵又通过吸水管同水箱连接。据称,该发明将蒸汽产生装置设置在波导内,不占用腔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炉腔内空间的利用率。但是,该发明不仅结构复杂,水泵、水箱等附件的成本高昂;而且蒸汽发生器容易产生难以清洗的水垢,影响微波炉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不需要水泵的蒸汽微波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蒸汽微波炉,包括炉体、腔体及其加热器,其结构特征是在腔体下部的隔板上设置有水槽,水槽包括蓄水区和加热区,蓄水区与加热区之间设置有隔离件。
所述水槽位于腔体的后侧、左侧或右侧。
所述加热区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隔板与炉体的底板之间,加热区的大小与加热器相适应。
所述蓄水区的容积为加热区容积的2-10倍。
所述隔离件底部开有相贯通的水道,蓄水区内的水仅能经过水道进入加热区。
所述加热区以几何中心为原点向下微凹,其剖面呈三角形或弧形,以聚集经水道进入加热区的水。
所述水槽内的蓄水总量至少能够满足一次蒸汽烹饪所需要的水量。
本发明在腔体内设置蓄水区和加热区,通过蓄水区源源不断的对加热区供水,然后在加热区利用局部受热原理,迅速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从而用蒸汽加热食物。在此过程中,如有需要还可以采用蒸汽与微波的混合加热。本发明不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生产成本低、使用过后无水垢,而且能够轻易在现有微波炉上实现。本设计不仅充分发挥了微波炉加热的优点、拓宽了微波炉的使用范围,还提高了微波炉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炉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隔离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炉体,1.1为炉门,2为腔体,2.1为隔板,3为水槽,3.1为蓄水区,3.2为加热区,4为隔离件,4.1为水道,5为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图4,一种蒸汽微波炉,包括炉体1、腔体2及其加热器5,腔体隔板2.1上设置有水槽3。水槽位于腔体的右侧,分为蓄水区3.1和加热区3.2。蓄水区与加热区通过隔离件4分隔开,蓄水区3.1的容积为加热区3.2的5倍。隔离件4的底部开有连通蓄水区与加热区的水道4.1,蓄水区3.1内的水仅能够通过水道4.1流入加热区内。加热区3.2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5,加热器5设置在隔板2.1与炉体1的底板之间,加热区3.2的大小与加热器5相适应,以利于加热区快速受热。本实施例隔离件4为块状或板状。
在使用过程中,先打开炉门1.1,向水槽3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启动微波炉。在加热过程中,加热器5开始加热水槽2内的水;由于加热区3.2的大小与加热器5相适应,利用局部受热原理,加热区3.2内的水迅速受热转化为蒸汽从而对食物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由于加热区3.2内的水不断消耗,蓄水区3.1内的水通过隔离件4的水道4.1自动补充到加热区3.2内,以保证加热区有足够的水可以持续不断的提供蒸汽加热食物。在食物烹饪完成后,打开炉门1.1,取出腔体2内食物,使用抹布将水槽3内的余水及水垢抹掉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