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4875.5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8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吉崎浩二;山口晋弘;西村驹次;上田满;岩松宏树;光冈雅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日本润滑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C10M16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特定润滑脂的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的电气零件如交流发电机、用于汽车空调器的电磁离合器、中间滑轮和电风扇马达、发动机的辅助设备等的轴承在严酷环境如高温、高速、高负荷和振动环境下使用。在这样的严酷环境中使用的轴承中,在理论估计计算的使用寿命的1/10以下那样极为短的时间内观察到轴承的固定圈表面的脱皮(spalling)。已知关于此的原因是,在滚动元件和内圈和外圈的滚动接触表面之间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出现过度的切向力以及滑动,从而在使用的早期引起脱皮。
就此而论,已经报道了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这样问题的润滑脂。例如,JP 61-155496A公开了一种润滑脂,所述润滑脂使用双脲化合物作为增稠剂制备,所述双脲化合物通过使以1∶9至9∶1的摩尔比包含其烷基具有8至1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胺和环己胺的胺混合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获得。而且,JP 3512183B和JP 4102627B公开了包含特定极压添加剂的润滑脂。
发明内容
然而,轴承的最近工作条件已经变得进一步严酷,并且难以将润滑脂膜形成在滚动接触零件上,并且切向力增加,同时难以在与固定圈不同的轴承的随机滚动的滚动元件的表面上形成极压添加剂的膜。结果,较早地偶然出现滚动元件的脱皮。
发现的是,通过使用含有润滑脂的滚动轴承,所述润滑脂包含基油、特定增稠剂和特定极压添加剂,在滚动元件的表面上的润滑脂膜可以制得更厚,此厚度长期保持,并且形成具有足够厚度的极压添加剂膜,并且本 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轴承,其甚至在严酷环境下也抑制滚动元件表面的脱皮并且具有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滚动轴承是这样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道部件,所述第一滚道部件具有第一滚道表面;第二滚道部件,所述第二滚道部件具有第二滚道表面;多个滚动元件,所述多个滚动元件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滚道表面和第二滚道表面之间;和润滑脂,所述润滑脂用于润滑所述第一滚道表面和所述滚动元件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滚道表面和所述滚动元件之间的滚动接触部和/或滑动接触部,其中所述润滑脂包含基油、增稠剂和极压添加剂,所述增稠剂是通过使包含其烷基具有8至1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胺和环己胺的胺混合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双脲化合物,环己胺在其烷基具有8至1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胺和环己胺的总量中的量为91至99摩尔%,并且所述极压添加剂与铁的反应温度为260℃以下。
基于100质量份的基油和增稠剂的总量,增稠剂的量优选为9至36质量份。
润滑脂的用过润滑脂的针入度(worked penetration)优选为280以上。
润滑脂的用过润滑脂的针入度优选为300以上。
在使用以0.03m/s的滚动速率旋转的钢球的用于测量润滑脂的膜的厚度的试验中,在开始旋转过去20分钟以后的膜厚度优选为150nm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滚动元件的表面上的润滑脂膜制备得较厚,该厚度长期保持,并且形成具有足够厚度的极压添加剂膜,因此可以抑制滚动元件表面的脱皮,结果可以提供甚至在严酷环境下也具有长的使用寿命的滚动轴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滚动轴承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2是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油膜厚度测量系统的图解视图。
图3是当在油膜厚度测量装置中光照射时的圆盘、样品润滑脂和钢球 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4是显示涂敷在圆盘上的样品润滑脂的状态的照片。
图5是显示放置在轴台上的钢球的状态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滚动轴承是这样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道部件,所述第一滚道部件具有第一滚道表面;第二滚道部件,所述第二滚道部件具有第二滚道表面;多个滚动元件,所述多个滚动元件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滚道表面和第二滚道表面之间;和润滑脂,所述润滑脂用于润滑所述第一滚道表面和所述滚动元件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滚道表面和所述滚动元件之间的滚动接触部和/或滑动接触部,其中所述润滑脂包含基油、增稠剂和极压添加剂,所述增稠剂是通过使包含其烷基具有8至1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胺和环己胺的胺混合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双脲化合物,在其烷基具有8至1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胺和环己胺的总量中的环己胺的量为91至99摩尔%,并且极压添加剂与铁的反应温度为26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日本润滑脂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日本润滑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复方追风膏贴膏剂
- 下一篇:膨胀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