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517.4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华冠乔宇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B29C3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发泡 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模具,具体是指一种利用平板硫化机对交联发泡材料生产棒材的模具。
背景技术
交联发泡材料是将EVA、LDPE、HDPE、POE、EPDM和改性的NR、SBR、NBR、BR等主要塑胶材料和填充物+发泡剂+交联剂+助剂经过密炼、薄通、拉片、硫化机中交联发泡后得到交联发泡材料。通常采用的硫化设备为平板硫化机,硫化后得到的交联发泡材料为板材。如果需要棒状材料,则是用带刀将板材切割成长方条形,将长方条形板材打磨成圆柱棒体。采用该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在生产棒材时会产生大量废料,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及棒材生产成本的增加。
ZL20072009038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作交联发泡管、棒材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固定在平板硫化机的上下加热板上,上模和下模的内表面上均匀布置有半圆形凹槽,上模和下模扣合在一起后,其各自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形成交联发泡棒材成型槽。采用该模具可以克服传统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方式存在的原料浪费、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硫化机上使用该模具时,需要将经过拉片步骤得到的材料用粉碎机粉碎,用挤出机挤出造粒,然后将所得的塑胶发泡粒用注射机注入模腔中进行交联发泡才能得到合格的棒材。如此造成生产设备增加、生产步骤繁琐、生产成本间接增加的技术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曾尝试采用该模具直接将经过拉片步骤得到的薄片材料叠放在上下模具之间经过加热、加压进行硫化,但是得到的棒材直径不均匀,同一根棒材上,中间部位的棒材直径最大,而由中间向棒材两端延伸直径越来越小,最终得到的棒材呈纺锤状,根本达不到棒材生产的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模具在生产交联发泡棒材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增加、成本过高或棒材形状不达标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彻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交联发泡棒材制作模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下模板形状一致,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内表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条平行的半圆形凹槽,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后,其各自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形成交联发泡棒材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的半圆凹槽的深度由模板中心区域向其四周逐渐加深,以模板四角处的凹槽深度最大,该处的凹槽深度与模板中心区域的凹槽深度差为1.5-2.5mm。
所述的模板四角处的凹槽深度与模板中心区域的凹槽深度差为2mm。
所述的模板中心区域,其面积占模板上凹槽所占面积的1/4-1/3。
所述的模板表面及凹槽内表面设有铁佛龙涂层。
所述的铁佛龙涂层的厚度在0.03-0.05mm。
所述的模板表面的半圆形凹槽长度为1-4m。
所述的模板表面的半圆凹槽的直径为12.5-30mm。
所述的模板在其边缘设有安装固定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该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可将经过拉片步骤得到的薄片材料直接叠放在上下模板之间的中心区域加热、加压进行交联发泡,原料薄片在高温加热状态下变成流质状态,原料在两模板之间流动以填满模腔从而直接得到交联发泡棒材。由于该模板上的半圆凹槽的深度由模板中心区域向其四周逐渐加深,其加深曲线经过精密计算可以确保模板边缘的模腔中充满流质,保证所加工棒材直径的均匀性,克服原有模具中远端模腔不能够得到足够原料填充从而导致棒材规格不达标的技术问题。该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结构合理,生产的交联发泡棒材产品质量好,材料、人力消耗少,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模具其中一块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D-D向剖视图。
附图3为生产不同直径的棒材其模板上凹槽深度变化对其直径变化影响曲线图。
附图4为生产不同长度的棒材其模板上凹槽深度变化对其直径变化影响曲线图。
图中,1、模板,2、半圆形凹槽,3、安装固定块,4、铁佛龙涂层,I、中心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示出了模具其中一块模板的结构,由于该模具中上下模板的结构形状一致,因此通过其中一块模板的结构可以知道整个模具的结构状态。
如图1所示,模板1选用45号钢板制成,在模板上铣出如干条平行的半圆形凹槽2。将上述两块模板分别作为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后,其各自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2形成交联发泡棒材模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华冠乔宇橡塑有限公司,未经荣成市华冠乔宇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瓶盖内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回转窑在线快速修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