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331.9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琴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4;A61K35/3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肠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常伴里急后重,腹痛位于左下腹,便后缓解,常伴有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贫血、消瘦等症状。结肠检查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附有脓苔,可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息肉形成等,该病反复发作,常迁延多年,溃疡性结肠炎西医治疗以激素、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晚期结肠严重狭窄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肠澼范畴,认为湿热下注蕴结于肠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以清热化湿健脾等为主。
发明内容
以解决目前药物的不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减少患者的痛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中药,组分中富含多种营养丰富的中草药,提高身体免疫力,副作用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无复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组合物A:党参8-12、川芎8-12、黄芪13-18、苍术10-15、升麻8-12、柴胡10-15、枳壳实各13-18、厚朴8-10、木香4-6、砂仁2-4、丹参8-12、赤白芍各8-12、九香虫8-10、山药30-40、枸杞25-35、冬虫夏草5-10和人参3-5;
组合物B:三七8-12、车前草8-12、仙鹤草25-35、艾叶8-12、阿胶13-18、薄荷4-6、苦参13-18、马齿苋25-35、枳壳5-10、北沙参13-18、大青叶13-18、连翘3-8、甘草3-8、黄连5-10、桔梗5-10。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组合物A:党参10、川芎10、黄芪15、苍术12、升麻10、柴胡12、枳壳实各15、厚朴9、木香5、砂仁3、丹参10、赤白芍各10、九香虫9、山药35、枸杞30、冬虫夏草8和人参4;
组合物B:三七10、车前草10、仙鹤草30、艾叶10、阿胶15、薄荷5、苦参15、马齿苋30、枳壳8、北沙参15、大青叶15、连翘5、甘草5、黄连8、桔梗8。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组合物A,除去杂质、清洗、切碎;
(2)按重量份称取组合物B,粉碎,经不锈钢筛制成药精细粉备用;
(3)将组合物A用水熬开5-1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药精细粉,去火,搅拌均匀,冷却到30-50℃时,制成椭圆形药丸,阴凉处储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中药,组分中富含多种营养丰富的中草药,提高身体免疫力,副作用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克,一日量):
组合物A:党参10、川芎10、黄芪15、苍术12、升麻10、柴胡12、枳壳实各15、厚朴9、木香5、砂仁3、丹参10、赤白芍各10、九香虫9、山药35、枸杞30、冬虫夏草8和人参4;
组合物B:三七10、车前草10、仙鹤草30、艾叶10、阿胶15、薄荷5、苦参15、马齿苋30、枳壳8、北沙参15、大青叶15、连翘5、甘草5、黄连8、桔梗8。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组合物A,除去杂质、清洗、切碎;
(2)按重量份称取组合物B,粉碎,经不锈钢筛制成药精细粉备用;
(3)将组合物A用水熬开5-1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药精细粉,去火,搅拌均匀,冷却到30-50℃时,制成椭圆形药丸,阴凉处储存。
病例1:张某,女,64岁;
2007年4月14日初诊:时有便血,伴左下腹疼痛,急上厕所,大便为鲜红脓血便,肛门有下坠感,恶心,纳差,无寒热,就诊时见:脘腹坠胀,大便前肠鸣,之后左下腹绞痛,里急后重,先便后血,嗳气,纳眠尚可,小便调,舌体胖,固定不移,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3-4个月后,患者偶有腹部隐痛,大便每日1-2次,成形,无便血,后续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2:刘某,56岁,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琴,未经王桂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入式智能血压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隔热条型材的穿接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