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干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956.3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兢;杨朝晖;曾光明;王慧玲;笱成柳;徐海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处理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的浮沫中所得的残渣,即“污泥”的产量也急剧增加。污泥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大量病原菌、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含水率一直是衡量污泥性质的重要指标。由于污泥是通过水中悬浮固体经不同方式胶结凝聚而成,结构松散,形状不规则,比表面积与孔隙率高,因此其含水率极高。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污泥含水率为95%~97%,二沉污泥含水率则高达99%以上,体积庞大的高含水率污泥降低了污泥的收集、储存、输送效率并增加了处理处置成本。
目前污水处理厂常用的脱水方法是将污泥浓缩并经过调理后进行机械脱水。此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污泥的减量化,但通过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表明污泥含水率很难降到65%以下,而且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泥质控制指标中含水率设定为小于80%,更是增加了脱水难度。要实现对污泥的深度脱水,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引入污泥干化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污泥与热媒之间的传热作用进一步脱除污泥中的水分。
综合比较目前常用的自然干化、生物干化和热干化三种方法,其核心问题是处理效率与成本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自然干化和生物干化充分利用了天然的太阳能和污泥的生物能,有效降低了干化工艺运行能耗,节约了处理成本,但由于涉及到运行效率偏低和占地面积偏大等问题,其规模化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热干化在人工热源的辅助下获得了最优的污泥脱水性能并提升了运行效率、缩小了占地面积,但其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
为了在一定的处理成本内实现污泥处理效率的提升,运用超声波破碎、微波裂解、高温消解、高级氧化、生物酶降解等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成为了一大发展方向。此类预处理技术的思路都是通过破坏污泥中的颗粒组分,改变污泥的持水性能,以释放更多的束缚水,进而降低后期干化处理难度。而在目前的预处理技术中直接利用污泥自身有效成分对其进行调理却鲜有涉及。如果能充分发掘污泥自身的某一特性并将其与污泥干化性能的提升进行统一,则能大幅节约预处理的能源及物料的消耗,对于构建更为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技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水性能好、干化效率高、易压缩、产品热值高的污泥干化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干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除杂质与匀质:取污泥搅拌均匀至泥浆状,并去除污泥中的杂质;
(2)调理表面活性物质:向所述步骤(1)后的污泥中加入生石灰,搅拌并静置以使污泥中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充分溶出,或者向所述步骤(1)后的污泥中加入外源表面活性物质并搅拌均匀。污泥泥质受污水来源、污水处理工艺及不同季节的影响较大,加入生石灰或者外源表面活性物质对脱水污泥的微泡扩增性能有较大差别。因此,依据微泡扩增过程污泥密度降低速率来进行选择;
(3)构建微泡骨架:向所述步骤(2)后的污泥中投加工程纤维,使污泥中形成网孔状三维微泡骨架。一方面促进污泥微泡的形成并增强其稳定性;另一方面为微泡污泥干化过程提供骨架支撑,防止堆体收缩而导致的内部污泥干化困难等现象;
(4)微泡扩增:对所述步骤(3)后的污泥进行高速搅拌,或者将所述步骤(3)后的污泥连续地输入密闭装置中进行高速搅拌并通入一定体积的压缩空气,使污泥体积不断扩增,直到形成微泡污泥;
(5)常温干化:将所述微泡污泥在常温环境中进行摊堆,最终实现污泥的快速干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石灰的加入量优选为所述步骤(1)后污泥湿重的5%~10%,所述静置时间为4h~8h。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源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优选为所述步骤(1)后污泥湿重的2‰~5‰。
优选的,所述外源表面活性物质包括水泥发泡剂。
优选的,所述工程纤维的投加量为所述步骤(1)后污泥湿重的2‰~1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工程纤维为木质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防盗控制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