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电源的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嵌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745.X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 同步电机 定子 绕组 方法 | ||
1.一种用于核电源的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嵌线准备的步骤,先在定子铁心的磁槽内依次放置槽底垫条及槽绝缘,再采用专用的吊箍工装在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固定一端箍,使端箍与定子铁心的内圆同心度小于2mm;
嵌置线圈的步骤,首先将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下层线边并排的三个线圈元件散开成上下排列,依次将三个线圈元件从左端槽口向下拉入磁槽内,将先进入磁槽中的线圈元件推向右侧,以将三个线圈元件并排复位平整,使每匝线圈的下层线边的三个线圈元件同时平整地服帖于磁槽底面,接着在下层线边的上端放置层间垫条,用敲板把下层线边和层间垫条一并敲紧且平服,同时将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并排的三个线圈元件散开成上下排列并临时嵌在相应的节距槽内,并将该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的两端临时绑扎在所述端箍上,再将第二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并排的三个线圈元件散开成上下排列并对应地永久嵌在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下层线边的上部,使第二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的三个线圈元件同时平整地服帖于层间垫条,依此类推,逐个嵌置每组线圈,直到嵌到最后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下层线边与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相遇时,先将机座翻身并拆除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的两端与端箍的临时绑扎线,再用斜纹带将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的三个线圈元件从槽内逐个吊起,然后将最后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下层线边嵌入并整平及放置层间垫条,最后逐个放下第一组线圈的每匝线圈的上层线边的三个线圈元件并整平;
封槽口的步骤,先用剪刀剪去伸出槽口多余的槽绝缘并用敲板将磁槽中的线圈敲紧后,把槽口留下的槽绝缘折拢压入磁槽中,再放入楔下垫条,敲平垫条后打进槽楔;
端部绑扎的步骤,先进行端部线圈与端箍的绑扎,再进行端部线圈与端部线圈的绑扎;
接线步骤,包括每匝线圈之间的接线、线圈引线与并联环的连接及并联环与导电排的连接;每匝线圈之间的接线采用对接银焊,线圈引线与并联环的连接及并联环与导电排的连接采用搭接银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源的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绑扎步骤之前先要进行端部整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源的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端部绑扎的步骤时,线圈的出线端用定向带以十字状绑扎两道,线圈的非出线端用玻璃丝绳环绕地绑扎一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源的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封槽口的步骤时,打进每个磁槽中的槽楔两端伸出定子铁心端面的长度相差小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源的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嵌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嵌线准备的步骤时,放在每个磁槽中的槽绝缘的两端伸出定子铁心端面长度相差不大于3mm,相邻的槽绝缘的两端伸出定子铁心端面长度相差不大于2mm;所述端箍四周至定子铁心端面的距离相差不大于5mm,至止口平面距离相差不大于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7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育秧基质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移阵列硅纳米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