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制发泡初胚的取料方法及其取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3476.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法胜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模制发泡初胚的取料方法及其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按,在一般以模外发泡制程模制EVA等高分子组成物的习知技术而言,其大体上是先以初胚模具模制出初胚后,再将已发泡的初胚经由赋形模具使初胚表面形成所需的轮廓与形状,而其相关具体的技术内容,则有申请人于前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110297117.7及201120368468.8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所具体揭露。
更进一步来说,在前述专利申请案中所揭露关于发泡成型的加工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装置而言,由于其初胚于初胚模具上模制并发泡后,需藉由一个适当的取料装置将之移送至相异的赋形模具内,而此一藉由取料装置移送初胚的过程,由于欠缺了将初胚空间位置予以适当定位的技术内容,因此,尚难于取料装置撷取初胚之际,可以确保初胚所在空间位置的正确性,是以,当经移送后,初胚与赋形模具所提供的开放赋形模穴间的相对位置,即无法确保其彼此间位于正确的相对位置上,造成初胚置入赋形模具中的填料程序无法正确进行。
再者,在上述的申请号为201120368468.8的实用新型专利前案中所揭露的加工装置,其虽有于初胚模具的初胚模室开口端侧,透过若干的杆体于该初胚模室的开口端侧环绕形成一个较大的容纳空间,以局限初胚在发泡时,因体积瞬间变大、脱离初胚模穴时所造成的跳跃现象,从而确保初胚纵有跳脱,仍可位于初胚模穴的开口端上,以避免以取料装置所实施的机械化取料作业失其取料的标的。
上述技术内容固可达成若干维持初胚位置稳定性的具体功效,但就整体高分子加工制程而言,前述已揭示的技术内容尚嫌不足,特别是其仅能将初胚跳脱后限制在一定范围的位置中,而尚无法使初胚跳脱后被定位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如此一来,将会对于后续加工制程中,衍生初胚与所欲填入的赋形模穴彼此间相对位置的误差,造成填料程序的阻碍,并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缘是,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模制发泡初胚的取料方法,其是使初胚于初胚模具中反应后,将该初胚模具在预定第一压力的控制室气压环境中被开启,使该初胚于开模的同时随之进行发泡,且位于定位空间中,而该第一压力使该已经发泡的初胚体积小于该定位空间的容积,继而再使该控制室的气压自该第一压力降低至第二压力,以使该已发泡的初胚体积随之增加,而得使初胚的周侧抵接于该定位空间的周侧,以调整该初胚的位置与该定位空间的位置为一致。
换言之,该模制发泡初胚的取料方法包含有如下所述的具体步骤:
初胚模制
a.使初胚模具位于可控制气压的控制空间中;该模具具有至少一个模身,一个凹设于该模身一侧端面上的初胚模穴,一个定位空间,位于该模穴的开口端上;
b.使该初胚模具合模,以封闭该初胚模室的开口端,并使高分子原料于该封闭的初胚模穴中进行反应。
c.初胚发泡
提高该控制空间的气压至大于大气压力的第一气压,并使该初胚模具于该第一气压环境下开模,以使已受该初胚模穴所模制成型的初胚于开模时发泡并脱离至该初胚模穴的开口端外,而位于该定位空间中。
d.初胚定位
降低该控制空间的气压至小于该第一气压并大于大气压力的第二气压,使位于该定位空间中的初胚,因所受气压的降低而增加体积,并使初胚的周侧抵接于该定位空间的周侧。
e.初胚取出
增加该控制空间的气压自该第二气压上升至第三气压,以压缩位于该定位空间中的初胚,以缩小该初胚的体积并使其周侧与该定位空间的周侧间相隔预定的间隙;
f.以取料装置将该初胚自该定位空间中取出。
更进一步来说,该模制发泡初胚的取料方法还包含有一步骤,于该f步骤后实施:
g.初胚移出
使该控制空间的气压自该第三气压改变至第四气压,并以该取料装置将所结合的初胚移出该控制空间外。
而上述关于该控制空间的气压控制,其具体地是使该第四气压为大气压力,而各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气压的气压值则均大于大气压力值,同时使该第三气压值小于该第一气压值而大于该第二气压值,即该第三气压的气压值介于该第二气压与该第一气压的气压值间。
其中,该取料装置在将该初胚自该定位空间移出前,先与该初胚结合;该取料装置是于步骤d进行时与该初胚结合;或者该取料装置是于步骤e进行时与该初胚结合。
其中,该取料装置以至少一个真空吸盘,吸咐于该初胚的表面上而与该初胚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法胜,未经陈法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式热泵闭路循环蔬菜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踏板式菌棒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