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3421.6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白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5/04;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尤其是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导光板以及具备该种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越来越成熟。液晶显示作为被动发光的显示屏,一般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相较于CCFL光源,LED作为点光源,一般采用多个非连续的LED排列成线状来替换线性的CCFL光源。LED不仅具有轻薄、省电、体积小、寿命长、低电压、启动快等优点,同时还具备环保的概念。然而,在采用LED作为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中,在导光板的入光面附近会出现明显的亮暗交替的有效发光区域,也即俗称的萤火虫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该萤火虫现象,将会降低导光板的有效发光区域,并导致画面缺陷。
解决上述萤火虫现象的方法一是采用增加遮光区的宽度,使其至少大于出现萤火虫现象的区域的长度;方法之二是在遮光区宽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相邻设置的两个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从而来降低出现萤火虫现象区域的长度。然而,该两种方法要么降低了液晶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要么增加了LED的数量,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于是,人们开始采用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进行设计网点或机械加工处沟槽,但网点设计繁琐,验证时间长;机械加工沟槽成本高,时间也长,并且无法快速有效改善背光源的入光段萤火虫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该导光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快速改善侧入式LED液晶显示屏的萤火虫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在所述入光面上贴附一层光学薄膜层,且该光学薄膜层在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沟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薄膜层上的若干个沟槽呈相同结构单元周期性规律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薄膜层上的若干个沟槽呈不同结构单元规律性组合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个沟槽的外形为带尖顶角锯齿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个沟槽的外形为带圆顶角的锯齿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权上述的导光板以及贴附于导光板入光面上的光学薄膜层,且该光学薄膜层在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沟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贴附带有沟槽的光学薄膜,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锯齿结构来增加出光角和缩短混光距离,从而可快速搭配改善侧入式LED液晶显示屏的萤火虫问题。其不仅加工方便,成本低,而且周期短,可缩小产品成本,提供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导光板 2——入光面
3——光学薄膜层 4——沟槽
5——LED光源 6——基板
7——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导光板1,如图1、2所示,在导光板1的入光面2上贴附一层光学薄膜层3,且该光学薄膜层3在远离导光板1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沟槽4。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沟槽呈相同结构单元周期性规律的分布,且每个沟槽的外形为带尖顶角锯齿形。当然,若干个沟槽也可为不同结构单元规律性组合分布,其沟槽的外形也可为带圆顶角的锯齿形。
一种背光模组,如图3所示(只画出部分组件),其包含基板6、LED光源5和上述导光板1,在导光板1的入光面即靠近LED光源5的一侧面上贴附有锯齿形沟4的光学薄膜层3,这样,LED光源发出的光线7经过带沟槽的光学薄膜上的沟槽的折射作用,发生扩散,从而缩短混光距离,减小萤火虫现象区域,其光学原理如图4所示。
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轮振动填料机
- 下一篇:卧式冷却机出砂温控调节砂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