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铝车轮旋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3178.8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平;韩勇;张金;王大东;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车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压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旋压车轮轮辐硌伤,能够快速更换导向套的铝合金车轮旋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轮轻量化趋势的要求下,低压铸造+轮辋热旋压(铸旋)是目前铝合金车轮加工中最安全、最经济适用的一种加工方法。旋压模具是铸旋铝车轮旋压成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旋压工艺的稳定性。
现有旋压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该模具是采用了铸造封层定位方式,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还提高了效率。但长期使用,这种模具结构设计方式极易造成下模顶料器不能正常回位,使得车轮轮辐在下模与下模顶料器配合位置有硌伤。
为了保证旋压工艺的稳定性,经常根据旋压毛坯的状况来调整导向套的尺寸,所以经常要更换导向套。现有技术模具的导向套与下模顶料器、连接块一同连接,若更换导向套必须将三者同时拿下后一起拆卸,特别费力,如图1所示;并且铝车轮旋压属于热成形,模具温度在200℃左右,需等模具降温后才能拆卸,比较费时。所以现模具结构不利于导向套的拆卸。
同时,现有模具导向套与毛坯在法兰处的接触面积小,易造成毛坯与导向套接触部位车轮打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旋压模具结构设计方法,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下模顶料器顺利回位,防止车轮轮辐硌伤;容易更换导向套,提高生产效率,防止车轮打滑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改进的铝车轮旋压模具,包括下模、下模顶料器、上模、导向套、连接块。
下模与下模顶料器接触面上设置平台A、平台B,下模在平台A、平台B处设置铝屑驻留槽,下模在轮颈处设置防转凹槽,避免了存有铝屑使得新下模顶料器6不能回落,造成轮辐硌伤现象的出现。
导向套与下模顶料器通过螺栓连接,下模顶料器与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从而有利于新导向套的更换。
所述导向套增加与车轮毛坯的接触面积,并在接触部位设置花纹,解决毛坯打滑现象,稳定旋压工艺。
所述连接块体积减少,节省零件材料、降低成本。
本发明通过改变旋压下模与下模顶料器的配合位置,改变导向套与下模顶料器、连接块的连接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旋压下模与下模顶料器的配合问题,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车轮轮辐硌伤、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旋压工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旋压模具总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旋压模具总装示意图。
图中:1—下模顶料器,2—下模,3—铝屑驻留槽,4—防转凹槽,5—导向套,6—连接块,7—螺栓,8—螺栓,A—平台,B—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改进的铝车轮旋压模具,包括下模2、下模顶料器1、上模、导向套5、连接块6。
下模2与下模顶料器1接触面上设置平台A、平台B,下模在平台A、平台B处设置铝屑驻留槽3。
下模2在轮颈处设置防转凹槽4,避免存有铝屑使得下模顶料器1不能回落,造成轮辐硌伤现象的出现。
导向套5与下模顶料器1通过螺栓7连接,下模顶料器1与连接块6通过螺栓8连接,从而有利于导向套5的更换。
所述导向套5增加与车轮毛坯的接触面积,并在接触部位设置花纹,解决毛坯打滑现象,稳定旋压工艺。
所述连接块6体积减少,节省零件材料、降低成本。
本发明旋压的设计方法,不限于本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根据本发明内容启发而获得的其他设计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