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花塞及其接地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2683.0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蝶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蝶儿 |
主分类号: | H01T13/32 | 分类号: | H01T1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塞 及其 接地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火花塞及其接地电极。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安装到内燃机(发动机)上,用于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的打火。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技术中火花塞10的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10包括一中心电极12、绝缘体14、壳体配件16和接地电极18。该绝缘体14为陶瓷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12插入贯穿该绝缘体14的轴孔。该壳体配件16设置在该绝缘体14的外周。该接地电极18与该壳体配件16的端部连接,并弯曲延伸与中心电极12相对,与中心电极12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的间隙。该中心电极12与接地电极18之间通过脉冲电力的作用产生电弧,进而产生电火花点燃电极周围的混合气体,达到点火的目的。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该接地电极18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实心板体,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可知,板体状的接地电极18与中心电极12之间的点火效率并不高效。且该接地电极18与中心电极12点火后,引燃周围的混合气体使火花向四周扩散释放,而并非集中火力沿方向B进入燃烧室,使其进入燃烧室的火力时间上有延迟,且进入燃烧室的火力强度减弱,影响其点火效率。进一步,由于内燃机运转的压缩冲程和膨胀冲程的时间为固定时间,在内燃机的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体在膨胀冲程的时间内燃烧并释放热能,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因此,火花塞发出点燃火力的延迟以及火力的强度较弱,使得内燃机内的可燃混合气在固定的冲程内得不到充分燃烧便被排出,影响内燃机的燃烧效率,进而使得排出的废气中未燃烧完全的气体较多,影响节能减排的环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点火效率高及火力集中的火花塞。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火花塞,其包括一中心电极、绝缘体、壳体配件和接地电极,该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插入贯穿该绝缘体的轴孔并露出端部,该壳体配件设置在该绝缘体的外周,该接地电极与该壳体配件的端部连接并与中心电极的端部轴向相对。该接地电极包括与中心电极的端部轴向相对的主体部、与中心电极端部轴向正对的放电端子、以及贯穿该主体部上下表面的引火通道,该引火通道环绕在放电端子的四周,该放电端子通过至少一连接桥与主体部连接。
进一步,该引火通道为圆形通孔、方形通孔或多边形通孔,该放电端子通过多个连接桥与主体部连接,该连接桥将引火通道等份分为多个孔洞。
进一步,该放电端子从该主体部面向该中心电极的表面向该中心电极方向凸出,或该放电端子未凸出于该主体部面向中心电极的表面。该放电端子通过2~6个连接桥中的任一数量的接桥与主体部连接。
进一步,该引火通道内的主体部的内壁上及连接桥的内壁上具有螺旋状的凹槽或突出部。
进一步,该接地电极的主体部为矩形、圆环或三角形。
进一步,该连接桥为笔直或弯曲的连接桥。
进一步,该接地电极的主体部通过至少一连接部与该壳体配件的端部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点火效率高及火力集中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包括与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相对的主体部、与中心电极相对的放电端子、和贯穿主体部上下表面的引火通道,该引火通道并环绕在该放电端子的四周,该放电端子通过至少一连接桥与主体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火花塞及其接地电极设置有与中心电极进行尖端放电的放电端子,环绕该放电端子周围设置引火通道,具有点火效率高和火力集中优异性能,相对增加了燃料在内燃机内的燃烧时间,并使燃料在内燃机内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火花塞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火花塞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火花塞的实施例1的接地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火花塞的实施例2的接地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火花塞的实施例3的接地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火花塞的实施例4的接地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火花塞的实施例5的接地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火花塞的实施例6的接地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蝶儿,未经张蝶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