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音板小提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2680.7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臧铁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铁淞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小提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音板小提琴,具有完美的音质,可用于专业音乐演奏。
背景技术
小提琴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部分,琴声悠扬甜美,是最接近人声、表现力最强的乐器,被誉为乐器皇后。小提琴制作技术一直延用意大利、法国及德国的传统工艺及结构方案,300年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专业音乐演奏用小提琴,以意大利传统名琴为首选,最名贵的属斯特拉蒂瓦里和瓜乃利两位大师的作品,价值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对小提琴声音的评价,公认“斯式”及“瓜式”名琴最佳。虽然全世界的小提琴制作家们对小提琴的制作技术长期不懈地进行钻研,但小提琴的声音一直无法超越300年前的“斯式”及“瓜式”名琴。由于器乐演奏技法具有继承性,因而小提琴的几何尺寸不宜改变,几百年以来世界各国均采用“斯式”、“瓜式”的标准尺寸。小提琴的制作材料也一直沿用意大利古琴的标准,即:发音板(面板)采用云杉木、反射板(背板)采用枫木、共鸣板(侧板)采用枫木、琴头采用枫木。小提琴的结构也沿袭传统,采用面板、背板拱凸曲面,面板开F孔加纵向低音梁,侧板加角木及首尾木,面板与背板间装音柱。在世界范围内,小提琴是为数不多的300年未进步的乐器。
由于材料声学特性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几何尺寸及结构的传统小提琴其声音表现差异很大,有的美妙无比,有的杂音刺耳。这使得世界不同地区的小提琴制作原材料的价格相差巨大,意大利料比中国料可高出十几倍的价格。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产地,但中国制造的小提琴的出口价格十分低廉,尤其是国产料小提琴由于声音不佳往往被当作玩具而非乐器。大量生产廉价小提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我国东北的可用于小提琴制作的林木已近枯竭,令人痛心。国产小提琴价值难以提升的根源是音质差!
发明内容
垂直音板小提琴是依据小提琴发声原理及制作材料的声学特性而产生的发明,本发明可大大提高小提琴的音质,使国产材料制造的小提琴音质媲美甚至超越意大利名琴。
垂直音板是在小提琴面板内侧加装与琴弦振幅同向的垂直共鸣发音板,与琴弦同向共振及谐振,从而增大音频振幅,增加音波振动效能,提高音量,改善音质。小提琴依靠琴弓与琴弦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琴弦振动方向处于运弓平面内,与面板夹角很小;尤其D、A二弦的振动方向几乎与面板平行,因而驱动面板共振及谐振的效率很低;因此,传统小提琴D、A弦音量弱且极易产生杂音;本发明采用垂直音板结构,使其与琴弦振动方向垂直,共振及谐振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增大了音量,也改善了音质,使琴声层次丰富,达到提琴大师们梦寐以求的“钟声、风声、水声”共鸣的境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发音板(面板)内侧装置垂直音板,垂直音板与发音板内弧曲面粘接。小提琴琴弦的振动发声首先通过琴马及面板传递至垂直音板,垂直音板与琴弦同向共振及谐振,并反馈至发音板,使振幅叠加,从而提高振动效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小提琴发音灵敏,音量大,音质纯净,无杂音。通过对垂直音板小提琴的演奏证明,垂直音板小提琴的发音具有加了扩音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平面图。
图2是垂直音板的构造图。
图中1.发音板,2.垂直音板,3.F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与发音板相同的云杉木为垂直音板的制作材料,垂直音板长轴方向必须与木纹走向垂直。垂直音板与发音板粘接;粘接面的曲面要加工成一致,严丝合缝,粘接后用夹具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铁淞,未经臧铁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