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面煤层采前立体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2477.X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宝;孙吉益;李智文;崔焕玉;赵立松;王玺瑞;武延辉;李全明;赵广淼;周杰民;郭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面 煤层 立体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工作面煤层采前立体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探测工作面煤层层位是否存在隐伏地质构造,并确定其具体位置及范围;
(2)采用幅频电透视技术,对工作面底板或者顶板范围内是否存在隐伏导水构造进行探测,并确定其具体位置及范围;
(3)采用直流电测深技术,对巷道底板下方是否存在隐伏导水构造进行探测并评价;
(4)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工作面内部、底板、顶板及外围是否存在隐伏导水构造进行全面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面煤层采前立体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坑道透视接收点间距为10米,发射点间距小于等于50米,发射点单点对应接收巷道长度不小于15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面煤层采前立体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电测深点间距小于等于20米,测深控制进入奥灰30米或工作面底板下方7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面煤层采前立体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同一空间方向的探测角度为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4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