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精加工面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2363.5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学;刘敏;陈林;仵永博;向侠;杨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24 | 分类号: | B23C5/2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精加工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可调精加工面铣刀。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切削加工行业中,面铣精加工一直是一个难点,追求高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一直是切削刀具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该目的就需要实际切削刀具具有较高的跳动要求,以及较为稳定的精度保持性,这就为刀具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降低刀具制造的难度,面铣精加工刀具一般制作成可调结构。
目前切削加工领域中已知一种调整结构,包括切削嵌入件、可移动定位块、楔形调整块以及锁紧机构,通过楔形调整块的斜面挤压可移动定位块的斜定位面,从而迫使可移动定位块沿刀具轴向延伸。
该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常常由于斜定位面的摩擦力过大,从而使可移动定位块发生角度偏转,从而直接影响修光刀片的修光角度,在精加工领域中,修光角度也是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该结构通常只能够进行单方向调整,当调整超过基准位置时往往需要手动将其恢复到基准位置之下,然后再次重新调整,这样就使得刀具的调整变得繁琐以及精度下降。
专利文献CN1046228C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结构的切削刀具,镶嵌了切削嵌入件的可移动刀座由两个螺钉锁紧在刀具基体上,一个偏心调整螺钉作为调整结构,通过偏心调整螺钉的旋转从而改变偏心调整螺钉与可移动刀座之间的相切位置,迫使可移动刀座沿着刀具轴线方向发生位移,从而达到调整切削嵌入件跳动的目的。该调整结构可以实现双向调整,但是由于偏心螺钉的独特特性使刀具在调整过程中其调整行为无法做到等值渐进式调整,即偏心螺钉旋转相同的角度在轴向方向无法做到等值的移动量,从而无法估算该调整结构的调整精度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双向调整、并且能够连续等值渐进调整的可调精加工面铣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精加工面铣刀,包括刀具本体、切削刀片、轴向定位块和锁紧件,所述刀具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容纳轴向定位块的容置腔,所述轴向定位块滑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切削刀片装设于轴向定位块的一端并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所述轴向定位块上设有轴向驱动孔,所述轴向驱动孔内壁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轴向定位面,所述轴向驱动孔内滑设有一件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外壁与一对轴向定位面紧密接触,所述调整块通过一双头螺钉与刀具本体连接,设过所述切削刀片刀尖点的刀具本体的轴向剖面为基准面,所述轴向驱动孔的中心孔轴线在基准面内的投影线与双头螺钉的中心轴线在基准面内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不等于0度。
所述双头螺钉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且一段螺纹与调整块连接,另一段螺纹与刀具本体连接。
所述轴向定位块包括上滑动部分和下导向部分,所述轴向驱动孔设于下导向部分上,所述容置腔由上滑动型腔和下导向型腔和便于安装调整块的调整避空型腔组成,所述上滑动型腔为单边开放的矩形腔,所述上滑动部分的底面与上滑动型腔的底部定位面相配合,所述下导向型腔呈U形槽状,下导向型腔上端与上滑动型腔相通,下导向型腔两侧为一对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底部定位面垂直,并且平行于所述刀具本体的旋转轴线,所述下导向部分两侧为一对平行的导向定位面,所述导向定位面与导向面相配合。
所述上滑动部分的一端设有切削刀片定位槽,所述切削刀片装设于所述切削刀片定位槽内。
所述轴向驱动孔的中心孔轴线与所述导向定位面的夹角α为锐角。
所述双头螺钉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向驱动孔的中心孔轴线的夹角θ为锐角。
所述夹角α与夹角θ互为余角。
所述底部定位面与所述刀具本体的旋转轴线的夹角为β,0≤β≤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