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仪、包含该投影仪的投影系统及其图像自动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2355.0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苏紫薇;萧郁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H04N5/7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仪 包含 投影 系统 及其 图像 自动 调整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一投影仪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该投影仪与一服务器协同作用,该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令该投影仪自该服务器接收一初始图像信号,并根据该初始图像信号,以一第一置放状态投射一初始画面;
(b)令该投影仪检测当该投影仪由该第一置放状态转为一第二置放状态时所产生的一角度差;
(c)令该投影仪根据该角度差产生一角度信号,并将该角度信号传送至该服务器,以使该服务器根据该角度信号与该初始图像信号产生一翻转图像信号;以及
(d)令该投影仪自该服务器接收该翻转图像信号,并根据该翻转图像信号,以该第二置放状态投射一翻转画面,其中,该翻转画面与该初始画面具有相同的图像观视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该投影仪通过一串行端口与该服务器连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该投影仪通过一网络与该服务器连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该投影仪所接收的该初始图像信号以及该翻转图像信号为已压缩的图像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步骤(d)还包含:
(d1)令该投影仪同时根据该翻转图像信号以及该初始图像信号,以该第二置放状态投射该翻转画面,其中,该翻转图像信号包含翻转后的图像信号与该初始图像信号间相异的信息。
6.一种投影仪,包含:
一收发器,用以自一服务器接收一初始图像信号;
一图像转换器,电性连接至该收发器,用以将该初始图像信号转换为一初始画面;
一投影模块,电性连接至该图像转换器,并以该投影仪于一第一置放状态下投射该初始画面;以及
一角度检测器,用以检测当该投影仪由该第一置放状态转为一第二置放状态时所产生的一角度差,并根据该角度差产生一角度信号;
其中,该收发器将该角度信号传送至该服务器,以使该服务器根据该角度信号与该初始图像信号产生一翻转图像信号,该收发器自该服务器接收该翻转图像信号,该图像转换器根据该翻转图像信号产生一翻转画面,该投影模块以该投影仪于该第二置放状态投射一翻转画面,该翻转画面与该初始画面具有相同的图像观视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其中,该投影仪通过一串行端口与该服务器连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其中,该投影仪通过一网络与该服务器连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仪,其中,该收发器所接收的该初始图像信号以及该翻转图像信号为已压缩的图像信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其中,该图像转换器同时根据该翻转图像信号以及该初始图像信号产生该翻转画面,其中,该翻转图像信号包含翻转后的图像信号与该初始图像信号间相异的信息。
11.一种用于一投影系统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该投影系统包含一投影仪以及一服务器,该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令该投影仪自该服务器接收一初始图像信号,并根据该初始图像信号,以一第一置放状态投射一初始画面;
(b)令该投影仪检测当该投影仪由该第一置放状态转为一第二置放状态时所产生的一角度差;
(c)令该投影仪根据该角度差产生一角度信号,并将该角度信号传送至该服务器;
(d)令该服务器根据该角度信号与该初始图像信号产生一翻转图像信号,并将该翻转信号传送至该投影仪;以及
(e)令该投影仪自该服务器接收该翻转图像信号,并根据该翻转图像信号,以该第二置放状态投射一翻转画面,其中,该翻转画面与该初始画面具有相同的图像观视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该投影仪通过一串行端口与该服务器连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该投影仪通过一网络与该服务器连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自动调整方法,其中,该服务器于传送前先将该初始图像信号以及该翻转图像信号进行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3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