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线按摩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12120.1 | 申请日: | 201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俊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30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是一种远红外线按摩器。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线具有活化人身体内的分子或原子,去除人体内多种废物而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生物节律的作用,若与按摩器相结合,更能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化瘀消炎、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现有的远红外按摩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7212815.6,发明名称为“远红外按摩器”的发明,其不足之处在于:强烈的振动易使远红外线辐射片破裂,易使处于加热状态的加热片发生短路而造成事故。现有市售的红外线按摩器是在按摩器上设置红外线灯,由于红外线灯发出的红外线十分微弱,因此对增强按摩器的按摩效果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远红外按摩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远红外线辐射强,远红外线辐射物体不易破裂,使用安全的远红外线按摩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在现有市售红外线按摩器的基础上对其按摩头加以改进而成,其按摩头上设置有能发射远红外线的物体、加热器和温控器,温控器固定在加热器上。能发射远红外线的物体根据设置在按摩头上的材料的不同而分为:带有远红外涂层的按摩头、带有辐射孔的按摩头、带有远红外套的按摩头三种基本形式。
一种远红外线按摩器,包括按摩器外壳、电机开关、按摩头、电机、加热器开关、加热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外表面涂覆有远红外涂料层;按摩头内设置有加热器和温控器,温控器固定在加热器上。
一种远红外线按摩器,包括按摩器外壳、电机开关、按摩头、电机、加热器开关、加热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上设置有辐射孔;按摩头内设置有远红外辐射体、加热器和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固定在加热器上,带有温控器的加热器设置在远红外辐射体内。
一种远红外线按摩器,包括按摩器外壳、电机开关、按摩头、电机、加热器开关、加热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外表面套有一个能发射远红外线的远红外套;按摩头内设置有加热器和温控器,温控器固定在加热器上。
上述三种基本形式的按摩头中还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为硅酸盐保温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在按摩时不但所发射的远红外线辐射强,而且辐射物体不易破裂,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远红外涂层的按摩头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带有辐射孔的按摩头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带有远红外套的按摩头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带有远红外涂层的按摩头固定在按摩器振动轴上后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
1、按摩头 2、远红外涂料层 3、按摩头固定柱 4、螺纹 5、加热器 6、温控器 7、指示灯 8、填充物 9、固定盖 10、导线插接盒 11、远红外辐射体 12、辐射孔 13、远红外套 14、按摩器外壳 15、电机开关 16、加热器开关 17、电机 18、偏心轴19、振动轴 20、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实施方案一
参照图1、图4。在图1中,按摩头1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料层2,按摩头1与按摩头固定柱3相连接为一体。按摩头固定柱3上设置有螺纹4。加热器5外表面固定有温控器6。从加热器5和温控器6引出的导线经过固定盖9固定设置在导线插接盒10中。7为指示灯,当加热器5加热时,指示灯7亮,当加热器5加热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6自动切断电源,加热器5停止加热,指示灯7熄灭。8为填充物,选用硅酸铝纤维棉之类的硅酸盐保温材料,将加热器5和温控器6在按摩头1内所剩余的空间填满。固定盖9将填充物8固定住。
在图4中,按摩器外壳14上设置有电机开关15和加热器开关16,按摩器外壳14内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上固定有偏心轴18,偏心轴18上固定有能上下振动的振动轴19。将图1中带有远红外涂层的按摩头通过螺纹4旋紧在图4中的振动轴19上,再将带有远红外涂层的按摩头的导线插接盒10与按摩器内的电源的导线插接盒10相插接固定好后,就可进行远红外按摩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俊,未经王大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场导航系统及其智能终端
- 下一篇:光纤-无线混合式传感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