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深井巷道注浆体养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12093.8 | 申请日: | 201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李献德;曹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亮;李献德;曹晓明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深井 巷道 注浆体 养护 方法 | ||
1.一种煤矿深井围岩注浆体养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煤矿深井巷道掘进断面的围岩松动圈表面进行初喷,形成初喷的喷浆层达7至8厘米;接着在初喷的喷浆层上布置锚杆并铺一层钢丝网;然后在钢丝网上进行复喷,形成复喷的喷浆层达14至15厘米;
(2)沿深井巷道基部两侧的围岩松动圈钻渗水孔,相邻渗水孔间的间距为5米,每个渗水孔的深度不低于5米;
(3)复喷后对围岩松动圈进行打养护孔,养护孔的深度不低于5米,围岩松动圈上的养护孔与养护孔间的纵向间距及横向间距均为2.0至2.6米;用水泵对围岩松动圈注水前需要对每个养护孔用树脂锚固剂进行封孔,同时对封孔后的养护孔注水管作拉拔实验,对达不到要求的则对养护孔重新封孔并重新作拉拔实验直至符合要求,对养护孔符合安全要求后则可向养护孔内注水;
(4)对围岩松动圈进行打注浆孔,注浆孔的深度不大于2.5米,围岩松动圈上的注浆孔与注浆孔间的纵向间距及横向间距均为1.3至1.8米;待围岩松动圈内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后,使用注浆泵对围岩松动圈进行注浆;
(5)对围岩松动圈注浆结束后继续对养护层通过养护孔进行注水;
(6)从对围岩松动圈注浆到对养护层注水结束为养护期,养护期间内根据渗水孔的渗水情况决定各个养护孔的注水量,以渗水孔向外渗流或滴水为准,渗水孔向外渗水量大时则调小拱基线以上养护孔的注水量,渗水孔不向外渗水或滴水则需要向养护孔继续进行注水;
(7)养护层注水后期,巷道顶部即拱基线的最上端养护孔进水量以维持渗水孔渗流或滴水为准,直至养护期满停止注水;
(8)养护层的养护期一般为20至26天,养护期结束后,养护孔均用水泥浆或砼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深井围岩注浆体养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喷和复喷的浆液主要成份均为水泥、水、沙子、石子的混合物,所述水泥、水、沙子、石子的混合物中水泥、水、沙子、石子的重量比为0.8~1.2∶0.8~1.2∶1.6~2.2∶1.6~2.2;所述围岩松动圈的注浆的浆液为水泥和水的混合物,水泥和水的重量比为0.8~1.2∶1.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深井围岩注浆体养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松动圈上的养护孔与养护孔间的纵向间距及横向间距均为2米;围岩松动圈上的注浆孔与注浆孔间的纵向间距及横向间距均为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亮;李献德;曹晓明,未经李亮;李献德;曹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0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无机灭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尿囊素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