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888.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放;王文博;周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B11/16;G01M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幕墙 现场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幕墙质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市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犹如雨后春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兴的富有现代美感、施工周期短和自重轻等诸多优点的玻璃幕墙外围护结构大量被使用在城市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上。伴随着玻璃幕墙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我国工程界对玻璃幕墙设计、施工、检验和管理知识储备不够显现出来,一些地区已发生因玻璃幕墙设计、施工或维护不当造成的人生伤亡安全质量事故。
玻璃幕墙按类型划分主要为隐框玻幕墙、半隐框幕墙、明框幕墙和点支式幕墙。隐框玻璃幕墙是建筑幕墙使用初期中用量最多的幕墙,隐框玻璃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密封胶质量良莠不齐,在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和密封胶之前仅做实验室试验,而涉及现场的施工按装质量隐框玻璃幕墙实际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性和密封胶的密封性没有现场检测,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的方法和装置至今未有,所以已使用十年以上的隐框玻璃幕墙普遍存在幕墙渗漏,玻璃开裂,密封胶和硅酮结构密封胶开裂老化,构件节点锈蚀损坏等安全隐患现象;在使用中已发生的人生伤亡安全质量事故主要是隐框玻璃幕墙。
为加强有建筑幕墙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城市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定期开展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既可以用于既有隐框玻璃幕墙结构安全性鉴定,又可以用于在建隐框玻璃幕墙施工质量检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的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装置,包括主分配梁、次分配梁、压支座、拉支座、吸附器、调节螺杆、千斤顶、传感器、位移仪、应变仪和数码照相机,所述主分配梁的两端下部连接有两个压支座,所述次分配梁的两端设有螺母,该螺母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下端连接有拉支座,拉支座下端连接有吸附器,所述千斤顶搁置在主分配梁中间位置上面,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千斤顶上面并与所述次分配梁通过螺母扭紧接触,所述位移仪安装在试验玻璃上,所述传感器和位移仪通过导线与应变仪连接,所述现场检测装置还配有数码照相机。
本发明装置千斤顶施加等效风荷载,传感器和应变仪显示等效风荷载力值,位移仪和应变仪记录等效风荷载下玻璃变形量,数码照相机采集玻璃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玻璃密封胶在等效风荷载下变形形态。
一种使用上述装置的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隐框玻璃幕墙现场选一块试验玻璃,主分配梁横跨试验玻璃搭设压支座;
第二步骤:通过吸附器吸附拉支座在试验玻璃长边跨度的三分之一点处,在主分配梁上安装千斤顶和传感器;
第三步骤:构建次分配梁及拉支座、传感器及千斤顶、主分配梁及压支座组成的试验反力装置;
第四步骤:在试验玻璃短边跨度上安装位移仪,将位移仪、传感器与应变仪连接;
第五步骤:通过次分配梁和拉支座传递千斤顶的分级等效风荷载拉力施加在试验玻璃上,通过主分配梁和压支座传递压反力到邻近玻璃;传感器和应变仪显示分级等效风荷载力值,位移仪和应变仪记录分级等效风荷载下玻璃变形量,数码照相机采集玻璃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玻璃密封胶在分级等效风荷载下变形形态;
第六步骤:在千斤顶施加在试验玻璃上等效风荷载达到设计值时,位移仪和应变仪记录玻璃最大变形量,对玻璃密封胶与玻璃粘结面淋水,数码照相机采集玻璃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玻璃密封胶变形形态,对照国家隐框玻璃幕墙设计规范,评定玻璃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性、玻璃密封胶密封性和玻璃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得出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现场检测结论。
作为优选,所述主分配梁采用夹具压支座与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位移仪的数量为三个。
作为优选,上述检测方法的第五步骤中,等效风荷载设计值分级加载间隔时间10~15分钟。
作为优选,上述检测方法的第六步骤中,持等效风荷载时间30分钟以上。
作为优选,上述检测方法的第六步骤中,对玻璃密封胶与玻璃粘结面淋水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对流式LED模组
- 下一篇:一种耐热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