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气流通道的电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872.6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R·P·尼克尔斯;D·A·德多纳托;M·R·施米特;R·J·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6 | 分类号: | H01R13/6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气流 通道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题一般地涉及电连接器组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可插拔电子模块的连接器系统,所述电子模块例如是用于高速光纤和铜线通信的收发器模块。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可设置具有多个端口的金属罩,从而使得收发器模块可在其中插拔。已知已经引入几种可插拔模块设计结构和标准,其中可插拔模块插入到电连接到主电路板的插座中。
希望能够增加与网络连接件有关的端口密度,这些网络连接件例如是开关箱、电缆插接板、布线室和计算机输入/输出装置。一种标准已经被公布并且在此被称为小型可插拔(SFP)标准,其规定了9.8毫米的包壳高度、13.5毫米的宽度和至少20个电气输入/输出连接端口。
还希望能够增加网络连接件的工作频率。例如,应用领域正快速地发展到数千兆频率领域。在增加的工作速度下所使用的电连接器系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例如在10Gbs(千兆比特/秒)以上范围的应用领域中。正在特别关注的是减小电磁干扰(EMI)发射。由于FCC规定,所以不仅需要最小化模块的EMI发射,而且还要包含安装有该模块的主系统的EMI发射,而不论该模块是否插入到插座中。此外,还希望能够散去在连接器系统中以及由连接器系统所产生的热量。
在传统设计中,通过使用围绕插座的屏蔽金属罩来实现EMI屏蔽。然而,随着网络连接速度的不断提高,由传统的罩提供的EMI屏蔽正在被证实是不够的。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系统设计,其既能够提供高的端口密度(例如,符合小型可插拔(SFP)和/或其它连接器标准)和以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工作同时使EMI发射和散热最小化。
发明内容
本解决方案通过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来提供的,该电连接器组件具有屏蔽罩构件,该屏蔽罩构件具有多个壁,这些壁包括顶壁、底壁、后壁和侧壁。这些壁限定配置成将可插拔模块接收在其中的上端口和下端口。罩构件在其前部具有开口,以容纳该可插拔模块。分隔构件在该上端口和下端口之间延伸,并具有上板和下板,以及在该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通道。插座连接器被接收在该罩构件中并靠近通过该上端口和下端口可以通达的后部。该侧壁包括位于该罩构件的相对侧上的气流开口。该气流开口与通道对齐并且提供通过通道的气流。此外,至少一个EMI屏幕可盖住至少一个气流开口。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例子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前部透视图,其中示出了罩构件和插座连接器;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插座连接器的前部透视图;
图3是电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从可替换电连接器组件的底侧观察到的前部透视图,其中示出了罩构件和多个插座连接器;
图5是用于如图1和/或图4所示的罩构件的分隔构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罩构件除去一个图5所示的分隔构件之后的前部透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可替换罩构件的前部透视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另一可替换罩构件的前部透视图;
图9是用于被接收到罩构件中并与插座连接器互连的可插拔模块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前部透视图。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罩构件102和被接收在罩构件102中的插座连接器104。可插拔模块106(图9所示)配置成装入到罩构件102中,以与插座连接器104相配合。插座连接器104用于放置在例如为母板的电路板上,并且其设置在罩构件102中,以与可插拔模块106配合接合。
罩构件102是屏蔽的、冲压形成的罩构件,其包括多个屏蔽壁108,这些壁限定多个端口110、112,以用于接收可插拔模块106。端口110限定位于端口112之上的上端口并且在下文中可被称为上端口110。端口112限定位于端口110之上的下端口并且在下文中可被称之为下端口112。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可设置任意数量的端口。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罩构件102包括设置成单列的端口110、112,然而,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罩构件102可以包括多列端口110、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胆甾相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整体式真空绝热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