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及制造与现场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871.1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程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松林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5/07;E04G21/14;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剪力 外墙 制造 现场 安装 方法 | ||
1.一种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由多种建筑材料,通过在工厂复合配置和施工现场浇注安装两道工序,制作成类似砼剪力墙应力性状的全功能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墙板制作毛板长6m,以建筑层高加裁边余量为其高度,厚度为220mm-560mm,在使用状态下,该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横断面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A胶凝材料保护层、轻质保温材料层、B胶凝材料层、钢筋砼类剪力墙应力层、C胶凝材料层;其中,A胶凝材料保护层的厚度为10mm-20mm,轻质保温层厚度20mm-200mm,B胶凝材料层的厚度为10mm-20mm,钢筋砼类剪力墙应力层厚度为145mm-320mm,C胶凝材料层的厚度为10mm-20mm且其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B胶凝材料层80mm-300mm;在A胶凝材料保护层与C胶凝材料层之间设置规则排列的长连接筋,在A胶凝材料保护层与B胶凝材料层之间设置规则排列的短连接筋;在处于B胶凝材料层与C胶凝材料层之间的长连接筋的部位段上设胶凝材料连接柱,胶凝材料连接柱横截面尺寸为43mm×100mm,胶凝材料连接柱的两端连接B、C胶凝材料层处有夹腋、圆角;在轻质保温材料层上、下两侧的中间部位烫退一条U形凹槽;在轻质保温材料层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烫退一条V形凹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其特征在于,A胶凝材料保护层、B胶凝材料层及C胶凝材料层的胶凝材料为高强度石膏、水泥、粉煤灰、玻璃纤维筋和防水剂的组合物,或为高强度石膏、水泥、玻璃纤维筋和防水剂的组合物,或为高强度石膏、玻璃纤维筋和防水剂的组合物。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其特征在于,轻质保温材料层中的轻质材料为聚苯板或挤塑板或岩棉或植物纤维板。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其特征在于,长、短连接筋为方形塑料管,管的两端分别制有多瓣型伞头,管内穿插木芯,短连接筋管口尺寸为10*10mm,木芯长度为20mm-200mm,伞头长30mm;长连接筋管口尺寸为15*15mm,木芯长度为100mm-350mm,伞头长30mm;长、短连接筋沿着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的长度方向成行排列,每行按长连接筋组与短连接筋组相间排列设置,两组相邻的长连接筋之间距离为333mm,每个长连接筋组由上、下两根长连接筋组成,间距60mm;每个短连接筋组由水平的三根短连接筋组成,相邻两根短连接筋间距60mm;长连接筋组与短连接筋组的行与行之间的距离380mm。
5.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的制造与安装方法,其过程是在中工厂和现场两道工序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墙板所用部件的制备
a)长、短连接筋制备:长、短连接筋为专门制造的方形塑料管,管的两端分别制有多瓣型伞头,管内穿插木芯,短连接筋管口尺寸为10*10mm,木芯长度为20mm-200mm,伞头长30mm;长连接筋管口尺寸为15*15mm,木芯长度为100mm-350mm,伞头长30mm;
b)带企口轻质保温材料层与长、短连接筋的安装:按操作台上标明的刻度,在轻质保温材料板上烫孔,先将长、短连接筋一端烫成倒伞状须头,将3个短连接筋为1组、2个长连接筋为1组,在并联眼圈穿过,并用胶粘结,在轻质保温材料板上穿长、短连接筋,达到长度要求后,在连接筋上抹胶,穿到位挤严,轻质保温材料翻面,将长、短连接筋的另一端长、短连接筋热烫定型为倒伞头状;制成轻质保温材料层与长、短连接筋形成一体的部件;
c)活页聚苯临时腔肋模块制备:采用聚苯,以钢筋砼类剪力墙应力层的厚度为腔肋模块的高度,以上、下两行长连接筋组之间的距离为长度,以43mm为宽度;两个临时腔肋段之间为胶凝材与长连接筋组合的B、C胶凝材料板层胶凝材料连接柱,临时腔肋段作为胶凝材料连接柱和C板层的组成模具,该聚苯临时腔肋段一侧上端制成可开合活页,是胶凝材料连接柱加腋模具;
d)矩形截面柱状钢筋架子焊接制备;
e)锁下承上预埋铁件制备;
f)预留操作孔封堵用胶凝材料板的制备;
(2)复合砼类剪力墙外墙板制作:
a)在可侧立脱模的模板兼操作板台上铺胶凝材料、擀平,向胶凝材料中布压纤维筋,形成A胶凝材料层;
b)在A层胶凝材料层上排放步骤(1)b)项所制的轻质保温材料层与长、短连接筋制备成一体的部件;
c)在轻质保温材料层板上铺胶凝材料、擀平,向胶凝材料中布压纤维筋,形成B胶凝材料层;
d)在B胶凝材料层上,按长连接筋组奇数或偶数列方向间,排放矩形截面柱状模具;在每个矩形截面柱状模具的两侧的相邻两长连接筋组间,用吊装卡具安放聚苯活页临时腔肋模块,挤严,将临时腔肋活页翻到肋上面;
e)布纤维筋且将临时腔肋上的纤维筋归拢到胶凝材料连接柱孔部位;
f)在矩形截面柱状模具与临时腔肋模块排列的各列之间,从上方压入第二批矩形截面柱状模具,于是,矩形截面柱状模具与聚苯活页临时腔肋模块一起形成包含有长连接筋的胶凝材料连接柱浇注孔,在墙板四周按设计位置放置预留操作孔模板;
g)向浇注孔与矩形截面柱状模具及聚苯活页临时腔肋模块形成的平面上,浇注胶凝材料,形成胶凝材料连接柱和C胶凝材料层;
h)在C层胶凝材料层上,布纤维筋,压入C胶凝材料层,抹平,压光;
i)胶凝材料成型固结后,卸掉预留操作孔模板,抽出板体内的矩形截面柱状模具,侧立操作台,墙板脱模,移到养护区;
.j)将达到强度的腔体板,按图纸要求标准裁成墙体部位板,裁掏出门窗口,剔掉板腔内的临时聚苯腔肋模块,将板腔内清理干净;
k)在墙板轻质保温层的上、下两侧中间部位烫退U形凹槽;左、右两侧中间部位烫退V形凹槽;
(3)现场进行安装的工艺方法:
a)将裁出的部位墙板,按安装顺序排序,编号运至现场;
b)将钢筋架子装入腔内,并将横向螺纹钢筋穿入钢筋架子铁环中,留足搭接长度;
c)在已安装等板凹槽内,用胶粘轻质橄榄形和菱形密封条,在等板衔接边上涂刷板缝腻子,墙板根部外侧用板缝腻子,里侧用高标号缓凝砂浆稳住墙板;
d)吊装墙板到位,调正,与等板挤严,支固;
e)焊接墙板内钢筋与楼板、等板的钢筋,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B、C层板根部底缝;
f)安装门窗口预埋件,用预制胶凝材板封堵墙板衔接操作孔,用木龙骨和支撑加固墙板内、外侧板壁;
g)分层浇注砼,每层不超过120cm,待下层初凝后浇注上一层,浇注楼板时安装锁下承上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松林,未经程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8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