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452.8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飞;范传宏;戴文松;郭志雄;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B01D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在石油化工及化学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各种油水分离方法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差异较大。
从工作原理来看,主要分为利用油水的密度差与利用聚结器材两种。
利用聚结器材的分离方法受聚结器材的影响较大,一方面聚结器材的性能存在变化,常见的情况是工作初期性能良好、油水分离精度高,但随着工作周期的延长,聚结器材性能下降、易导致分离性能下降;另一方面聚结器材投资较高,这种方式对于处理量较大的工况受到限制。
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异是油水分离装置的主要方法,但分离精度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水分离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是处理量大、投资省、分离精度高、操作简单的油水分离方法及装置,可以同时处理油含水(油中含少量水)和水含油(水中含少量油)两股物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油水粗分罐和油水细分罐;
所述油水粗分罐设置有粗分罐隔板将罐内空间分为油侧和水侧;粗分罐隔板高度大于粗分罐半径,含油的水入口管和含水的油入口管分别从油水粗分罐顶部插入油水粗分罐的水侧和油侧;油水粗分罐的油侧底部和水侧底部分别设置油出口管线a和水出口管线a,油水粗分罐的油侧底部油出口管线a和粗分罐隔板之间设置有水包,水包底部设置有水出口管线b,水出口管线b与水出口管线a合并后进入油水细分罐顶部的水入口弯管;
油出口管线a、水出口管线a和水出口管线b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阀门B和阀门C;
所述油水细分罐内设置有细分罐隔板和集油槽,集油槽设置在水入口弯管和细分罐隔板之间,
所述集油槽靠近水入口弯管的一侧竖板为隔水板,靠近细分罐隔板的一侧竖板为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上沿接近细分罐顶部且高于隔水板上沿,挡油板的下沿距离细分罐底部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细分罐半径的高度,所述隔水板上沿高于细分罐中心线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细分罐半径的高度,所述的细分罐隔板高度不小于细分罐半径;集油槽底部连接有出水管线b,远离水入口弯管的细分罐底部设置有水出口管线c;
水出口管线c和油出口管线b上分别设置有阀门D和阀门E。
优选:所述含油的水入口管伸至油水粗分罐底部且在水侧远离粗分罐隔板的一端,水出口管线a设置在靠近粗分罐隔板的底部;含水的油入口管伸至油水粗分罐底部且靠近粗分罐隔板。
所述油水细分罐挡油板的下沿距离细分罐底部优选四分之一细分罐半径的高度。
所述油水细分罐隔水板上沿优选高于细分罐中心线四分之一细分罐半径的高度。
所述水入口弯管对应的细分罐封头位置设置有防冲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方法。
包括两个步骤:
(1)含水的油和含油的水分别送入油水粗分罐的油侧和水侧进行油水初步分离,油出口管线a排出油,含少量油的水经水出口管线a和水出口管线b排出合并后送入油水细分罐;
其中,油侧的油相液位不低于粗分罐底面且不高于粗分罐隔板;水包内的油水界位不低于水包底部;水侧内水液位不高于粗分罐隔板且不低于粗分罐底面;
(2)含少量油的水在油水细分罐内进一步油水分离,水出口管线c排出水,油出口管线b排出油;
其中,水的液位不高于隔水板上沿且不低于挡油板下沿;集油槽内的油液位不低于集油槽底面。
步骤(1)中,由液位控制器LC1自动调节阀门A的开度保证油侧的油相液位不低于粗分罐底面且不高于粗分罐隔板;由液位控制器LC3自动调节阀门C的开度保证水包内的油水界位不低于水包底部;由液位控制器LC2自动调节阀门B的开度保证水侧的水液位不高于粗分罐隔板且不低于粗分罐底面;
步骤(2)中,由液位控制器LC4自动调节阀门D的开度保证水的液位不高于隔水板上沿且不低于挡油板下沿;由液位控制器LC5自动调节阀门E的开度保证集油槽内的油液位不低于集油槽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诱导式地区电网事故演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