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216.6 | 申请日: | 200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上原完;山口昌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3/02;C08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制成 成形 | ||
本案是申请日为2005年2月17日、申请号为200580008270.6、发明名称为“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成形体”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烯烃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可以容易压缩成形或熔融吹入成形的能够挤出的弹性体组合物,通常由掺合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结晶性聚烯烃来制造。使用这样的掺合物制造包括汽车用成形物和弹性膜的各种制品。
例如,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和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聚烯烃及增粘树脂等其它的材料进行掺合,生成能够挤出的弹性体组合物,该组合物可更简单地挤出,可以得到加工性和/或结合性被改善的弹性片。最近,以茂金属催化剂得到的聚烯烃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是众所周知。但是,这些树脂组合物,在作为增量剂而含有油时,有油渗出的问题(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318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3191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形性优异、表面硬度充分高、在防止油渗出方面性能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包括:(a)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100重量份;(b)至少一种的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10~500重量份;相对于(a)和(b)合计量100重量份,(c)油10~140重量份;和相对于(a)和(b)合计量100重量份,(d)聚丙烯树脂0~500重量份,本发明还涉及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成形体。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形性优异、具有充分的柔软性,此外,油的渗出问题少。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柔软性优异,同时,耐热性也优异。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注塑成形、挤出成形性等各种成型法的成形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a)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本发明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密度(以ASTM D-792测定),是0.857~0.890g/cm3、优选是0.857~0.870g/cm3,MFR(以ASTMD-1238测定)是0.1~10g/10分钟、优选是0.1~5g/10分钟。另外,本发明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以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5~3.0、优选是1.5~2.5。本发明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中的1-丁烯含量是8~25摩尔%、优选是15~20摩尔%,是以差示扫描热量分析(DSC)求出的熔点低于90℃或观测不到熔点的非结晶性。本发明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具有长侧链的分支状。本发明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由X线衍射法测定的结晶化度希望优选为小于30%、更优选为20%以下。
本发明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由13C-NMR法求出的表示共聚单体链分布无规性的参数(B值)优选在1,0~1.4的范围。上述B值是表示共聚链中结构单元构成分布状态的指标,可以由下式算出。
B值=POE/(2PO·PE)
式中,PE和PO分别是在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中所含的乙烯成分的摩尔百分率和α-烯烃(1-丁烯)成分的摩尔百分率,POE是相对于全部二价(dyad)链数的乙烯-α-烯烃(1-丁烯)交替链数的比例。
这样的PE、PO和POE值,具体地可以如下这样算出。
在10mmΦ的试管中,在1ml的六氯丁二烯中均匀地溶解约200mg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配制试样,在下述的条件下测定该试样的13C-NMR光谱。
[测定条件]
测定温度:120℃
测定频率:20.05MHz
光谱宽度:1500Hz
过滤器宽度:1500Hz
脉冲反复时间:4.2秒
脉冲宽度:7μ秒
累计次数:2000~500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