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漆絮凝剂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11205.8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牛曼;谢爱军;芦洪涛;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漆 絮凝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油漆絮凝剂在湿式除漆雾系统循环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喷漆房喷漆时,过喷的油漆因具有黏性,会黏附在水泵、管道、风机叶片上,堵塞喷嘴等,造成循环水槽无法工作,漆膜质量无法保证,如果直接排放循环水,含漆废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将无法估量。为了提高涂膜外观,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大多采用湿式除漆雾循环水系统来捕捉过喷漆,为了维持循环水系统长期安全运行,过喷漆必须从循环水中分离出来,通常是向水中加入油漆失粘剂和絮凝剂,其中油漆絮凝剂的作用是使失粘的油漆颗粒和杂质聚集成较大的疏松基团,可加快凝集基团的上浮,并使漆渣坚固和粘合,增强机械脱水效率;同时油漆絮凝剂还可以中和系统的电荷,保持系统中的离子平衡。
近年来,由于油漆种类的多样化、循环水水质的要求提高等因素,人们对油漆絮凝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用于涂装车间循环水中的油漆絮凝剂成分比较单一,多为PAM系列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这种类型的絮凝剂对于低树脂高填料的油漆絮凝效果较差,上浮漆渣颗粒较小,不易打捞,而且漆渣易下沉,循环水质较差。为了克服现有油漆絮凝剂的不足,很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油漆絮凝剂。
本项目旨在研究一种新型的油漆絮凝剂,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漆,对油漆的吸附架桥能力强、产生的污泥量少等,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各种树脂类型油漆都有较好絮凝效果的油漆絮凝剂。该油漆絮凝剂可使失粘油漆的上浮率达95%以上,上浮速度较快,上浮漆渣可粘结成块状,易于打捞。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该油漆絮凝剂在湿式除漆雾系统循环水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油漆絮凝剂是以聚氧化乙烯为主要原料,添加无机助凝剂和稳定剂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所述的聚氧化乙烯分子量在200万到800万之间。
所述的无机助凝剂为硫酸铝,氯化铁,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稳定剂为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油漆絮凝剂的配制方法:
将分子量在200万-800万的聚氧化乙烯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6小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0.5%的溶液,再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0-4.0%的无机助凝剂、5.0-10.0%的稳定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油漆絮凝剂。
本发明的油漆絮凝剂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油漆絮凝剂需要同油漆失粘剂配合使用,相匹配的油漆失粘剂可以是三聚氰胺甲醛类、粘土类、多价金属盐及生物可降解类。先在含漆废水中加入油漆失粘剂,再将废水pH值调节到6-9,待废水中油漆粒子完全失粘后,再向废水中加入本发明的油漆絮凝剂,混合搅拌1-2分钟,静置,油漆粒子即凝聚上浮结块,通过人工打捞或机械刮渣去除上浮的漆渣,含漆废水即可循环使用。应用本发明的油漆絮凝剂处理含漆废水,油漆絮凝剂、油漆失粘剂和含漆废水体积比为0.5-1∶1∶500。
本发明的油漆絮凝剂的优点是:
1、本发明制备的油漆絮凝剂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漆,对油漆的吸附架桥能力强、产生的漆渣含水率低,易机械脱水,可降低使用成本。
2、本发明制备的涂装车间循环水油漆絮凝剂可使失粘油漆的上浮率达95%以上,上浮速度较快,上浮漆渣可粘结成块状,易于打捞。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一定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6小时,再加入无机助凝剂待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稳定剂,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油漆絮凝剂。
实例1
水93.9%、聚氧化乙烯(分子量:800万)0.1%、聚合硫酸铝1.0%、乙醇5.0%。
实例2
水91.9%、聚氧化乙烯(分子量:600万)0.1%、聚合硫酸铝1.0%、聚合氯化铝2.0%、乙醇5.0%。
实例3
水88.7%、聚氧化乙烯(分子量:800万)0.3%、聚合氯化铝4.0%、乙醇7.0%。
实例4
水89.85%、聚氧化乙烯(分子量:600万)0.15%、聚合硫酸铝4.0%、异丙醇6.0%。
实例5
水90.85%、聚氧化乙烯(分子量:500万)0.15%、聚合硫酸铝1.0%、氯化铁2.0%、乙醇6.0%。
实例6
水91.5%、聚氧化乙烯(分子量:200万)0.5%、硫酸铝1.0%、氯化铁2.0%、乙醇5.0%。
实例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