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090.2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晖;杨永亮;杨乃占;陈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9/06 | 分类号: | B21B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郭鸿雁;左明坤 |
地址: | 05630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空心 质量 变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心管坯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
背景技术
空心坯料在钢管制备中,应用非常广泛,空心坯料包括单金属离心铸造坯,复合金属坯,机加工空心坯。
传统上挤压设备生产诸多难变形金属时,仍会出现由于挤压参数或温度选择不当,出现钢管内裂情况。
现在多数复合金属管的其中一层是直接使用的贵重金属:如镍基合金或不锈钢,另一层是成本低廉但是韧性或硬度同样适用应用环境的金属。若采用挤压机直接挤压某些复合管:如L360NS/316L,造成工序成本上升过多,也失去了复合金属的意义。
采用斜轧工艺轧制空心坯料,由于斜轧的剪切应力及反复的拉、压应力的存在,使得在轧制原始状态较差的空心坯时,很容易产生轧裂、轧折、内部或外部翘皮、双金属管离层等轧制缺陷,产生大量废品、次品,不能达到既降低生产工序成本又提高成材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通过该工艺,可以改善空心坯质量,使其更适应后续的传统热变形工艺,以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钢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正常轧制工艺,管坯入炉;
(2)达到管坯正常轧制温度后,管坯出炉,通过旁通辊道或原辊道到达扩孔设备;
(3)在30-60s内完成内壁扩孔,或者在61-90s内完成内壁扩孔然后再将管坯入炉加热至正常轧制温度,以下实施例中的温度,根据化学成分的变化轧制温度会有微调。
本发明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其中所述内壁扩孔扩大率为5%~35%,预变形率1.05~11。预变形率指进行预变形后的管坯长度与原管坯长度的比值。
本发明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其中步骤(3)中,在40-60s内完成内壁扩孔。
本发明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其中步骤(3)中,在61-75s内完成内壁扩孔然后再将管坯入炉加热至正常轧制温度。
本发明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其中所述管坯为单金属离心铸造坯、双金属离心铸造复合坯、机加工空心坯。
本发明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通过内壁扩孔,给予空心坯一定的变形量,可以改善离心铸造坯的粗大原始铸造组织,减小晶间铸造缺陷,在晶间产生再结晶,从组织、晶粒度等方面提高管坯质量,改善管坯的塑性、韧性,从而提高后续正常轧制的成材率、提高产品性能及质量。尤其适用于离心铸造坯,由于该工艺可提高空心坯质量,因此对于离心坯,可采用较小的内外层坯料加工量,可用斜轧等普通轧制代替挤压工艺,具有低成本,高质量、高成材率的特性。此外,进行预变形工艺后的管坯,再进行挤压时,可以增大挤压速度及变形量,从而提高挤压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改善空心坯质量的预变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正常轧制工艺,管坯入炉;
(2)达到管坯正常轧制温度后,管坯出炉,通过旁通辊道或原辊道到达扩孔设备;管坯正常轧制温度根据钢种不同而不同,此处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给具体温度值。
(3)在30-60s内完成内壁扩孔,或者在61-90s内完成内壁扩孔然后再将管坯入炉加热至正常轧制温度,
(4)进行正常轧制;
(5)钢管检验、入库。
上述轧制可以是斜轧、周轧等普通轧制或挤压等其他各种钢管的热轧制工艺。
实施例1:
传统工艺采用16MnV/GCr15斜轧时(轧制温度1180-1220℃),管坯内表面加工量为3-5mm,斜轧成型率80%,成材率75%,废品中多为内折,离层,内裂。采用管坯内表面加工量为2-3mm的管坯,轧制废品增加30%。
对该空心坯进行预变形工艺,步骤如下:
(1)按照正常轧制工艺,管坯入炉20支;
(2)达到管坯正常轧制温度1220℃后,管坯出炉,通过旁通辊道或原辊道到达扩孔设备;
(3)进行内壁扩孔,其中5支30秒,5支32秒,5支33秒,5支35秒,扩大率5%,预变形率1.05,测得温度为1200-1205℃。
(4)进行正常斜轧;
(5)钢管检验、入库。
检验得斜轧成型率95%,成材率88%,废品中内折、内裂消失,离层率减少50%。采用管坯内表面加工量为2-3mm的管坯,轧制质量仍保持良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