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0393.2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敏;邱志强;蔡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太(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M15/11;D06M15/333;D06M13/203;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7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织 面料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工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经纱为两种以上涤长丝、涤网络丝和棉纱交织物的生产中,传统生产方法为:浆涤长丝、涤网络丝在浆丝机上生产成浆轴,棉纱在短纤浆纱机上生产成浆轴,再将两种浆轴和并成织轴。这种生产方法既增加了生产工序,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在并轴时每个织轴要浪费20~30米,在织造时绞头、断头较多、织造效率低,同时生产的布面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复杂、织造时绞头、断头较多、织造效率低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选择纱线→整经→浆纱→穿综或接经→织造→整理,所述选择纱线选择涤丝或涤网络丝和棉纱为原料,所述整经中涤丝或涤网络丝的整经长度比棉纱长度少1%;所述浆纱中涤丝或涤网络丝的伸长率控制在0.1%-0.2%,棉纱控制在1-1.2,所述棉纱采用棉纱专用浆料,涤丝或涤网络丝采用涤纱专用浆料,棉纱专用浆料含固率控制在10%-13%,涤纱专用浆料的含固率控制在12.5%-13.5%,棉纱烘筒预烘温度控制在130~138℃,合烘温度控制在125~130℃,涤丝或涤网络丝烘筒预烘温度控制在125~135℃,合烘温度控制在120~128℃。
所述棉纱专用浆料包括纯棉纱专用浆料及竹节棉纱专用浆料,纯棉纱专用浆料按照质量组分比包括PVA12.5-37.5份、多元变性淀粉0-25份、磷酸酯淀粉50-75份、丙烯酸 6-12份、浆纱油剂2-3份,竹节棉纱专用浆料按照质量组分比包括PVA12.5-37.5份、多元变性淀粉0-25份、磷酸酯淀粉50-75份、液体丙烯酸6-12份、浆纱油剂2-3份、柔软平滑剂1-1.5份。
所述多元变性淀粉为K-2000多元变性淀粉,所述丙烯酸为LB6801丙烯酸,所述浆纱油剂为SLMO-96浆纱油剂,所述柔软平滑剂为CF-100柔软平滑剂。
所述涤纱专用浆料按照质量组分比包括PVA 37.5-50份、多元变性淀粉25-37.5份、丙烯酸12-15份、磷酸酯淀粉37.5-50份、浆纱油剂1-2kg、抗静电剂1-1.5kg。
所述多元变性淀粉为K-2000多元变性淀粉,所述丙烯酸为LB6801丙烯酸,所述浆纱油剂为SLMO-96浆纱油剂,所述柔软平滑剂为CF-100柔软平滑剂,所述抗静电剂为963抗静电剂。
浆纱中还可以将棉纱和涤纱放在同一浆槽内,采用另一专用浆料,该浆料按照质量组分比包括PVA37.5份、多元变性淀粉37.5份、丙烯酸 12份、磷酸酯淀粉50份、浆纱油剂2份,抗静电剂1-1.5份。
所述多元变性淀粉为K-2000多元变性淀粉,所述丙烯酸为LB6801丙烯酸,浆纱油剂为SLMO-96浆纱油剂,所述抗静电剂为963抗静电剂。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将涤丝或涤网络丝和棉纱同时在浆纱机上进行生产,通过对浆料配方的控制、浆液含固率的控制、浆纱伸长率的控制以及烘筒温度的控制,来达到所有经纱一次性形成织轴。这样的织轴在织机上织造时,断头少,效率高,比传统的方法效率提高15%左右,同时生产出的布面质量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选择纱线→整经→浆纱→穿综或接经→织造→整理,所述选择纱线选择涤丝或涤网络丝和棉纱为原料,所述整经中涤丝或涤网络丝的整经长度比棉纱长度少1%;所述浆纱中涤丝或涤网络丝的伸长率控制在0.1%-0.2%,棉纱控制在1-1.2,所述棉纱采用棉纱专用浆料,涤丝或涤网络丝采用涤纱专用浆料,棉纱专用浆料含固率控制在10%-13%,涤纱专用浆料的含固率控制在12.5%-13.5%,棉纱烘筒预烘温度控制在130~138℃,合烘温度控制在125~130℃,涤丝或涤网络丝烘筒预烘温度控制在125~135℃,合烘温度控制在120~1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太(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宏太(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立设置的家用液压微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
- 下一篇:全洗喷射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