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混凝土标高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0382.4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民;金炯球;谢远彬;汪火旺;甘展致;肖光业;汪卫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6 | 分类号: | E02D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混凝土 标高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基础工程中用到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中空桩深度亦越来越深。对这些比较深的空桩进行混凝土灌注时,灌注桩桩顶标高往往难以控制,有时候超灌混凝土,有时候又灌注不到原设计的桩顶标高。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进行后期的补救作业,大大延缓了工期,又浪费了生产成本。常用的做法是通过计算理论灌注量再乘以一定的系数来确定实际混凝土灌注量。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由于施工工艺、地层差异等因素而导致灌注误差较大,灌注标高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准确获知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情况、从而控制混凝土标高的水下混凝土标高控制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水下混凝土标高控制器,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取样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为长直状构件,取样斗沿主体的延伸方向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为钢构件,取样斗与主体固定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下端呈锥状,该锥状下端的末端为尖锐角或圆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上端与一绳缆联接。
或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主体的上端与一竖杆联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主体上设置取样斗,这样在进行完一次水下混凝土浇注之后,在砼体上加工出竖直孔,然后将本发明插入到孔中再提出,取样斗即可以带出对应深度的混凝土样品,通过分析各个样品,就可以知道当前混凝土的浇注深度与凝结程度,从而轻松地控制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取样准确,可广泛应用于水下混凝土浇注作业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第一种实施方式:
参照图1,水下混凝土标高控制器,包括一主体1,所述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取样斗2。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为长直状构件,取样斗2沿主体的延伸方向分布。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为钢构件,取样斗2与主体1固定联接。具体地,所述取样斗2可以采用塑料硬管制作,而主体1可采用直钢管或者其他长直钢件制作。参照图1,在主体1的外圆周边,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管口朝上的塑料硬管段,管子弧状的外壁有利于减少主体1下坠的阻力。另外,作为更细致的加工手段,可以先在主体1上加工出一凹坑口位,然后再将取料斗2固定上去,尽量减小主体1的垂直方向投影面积,亦有利于主体1的下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的下端呈锥状,该锥状下端的末端为尖锐角或圆角。也就是说,主体1的下端可加工成尖锐端,或者再对该尖锐端进行打磨使其稍稍变钝,锥状的下端有利于减低混凝土的阻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的上端与一绳缆3联接。
第二种实施例:
参照图2,水下混凝土标高控制器的所有部位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所描述的相同,但在最后,所述主体1的上端并非与绳缆3联接,而是与一竖杆4联接。绳缆3是为了延长本发明的可用深度,让主体1可以下坠到更深的地方,它多是应用在下放深度较深的时候,而如果下方深度较浅,则可采用上述的竖杆4的联接方式。当然,绳缆3的材质未必是纤维,还可以是钢绳一类的柔性联接物。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未经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密封自动激活式锂硫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电池及该电池的集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