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0286.X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终端 apn 自适应 无线 接入 方法 | ||
1.一种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所述的手持终端上安装提供网络访问接口的终端消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程序调用终端消息模块读取用户网络设置文件,如果是采用WIFI方式连接网络则跳转步骤二、如果是采用NET直连方式连接网络则跳转步骤三、如果是采用WAP直连方式连接网络则跳转步骤四、如果是采用WAP代理方式连接网络则跳转步骤五;
步骤二:手持终端连接热点,终端消息模块创建SOCKET然后连接至网络服务器,手持终端与网络服务器建立TCP连接,进行数据收发;
步骤三:手持终端进行NET网络拨号,终端消息模块创建SOCKET然后连接至网络服务器,手持终端与网络服务器建立TCP连接,进行数据收发;
步骤四:手持终端进行WAP网络拨号,终端消息模块创建SOCKET然后连接运营商的网关,网关连接成功后,手持终端发送CONNECT命令包至运营商网关,请求连接目的服务器,服务器应答成功后即建立WAP直连连接,手持终端向运营商网关发送TCP数据,运营商网关作为SOCKET代理服务器转发数据到目的服务器,手持终端以此方式与目的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五:手持终端进行WAP网络拨号,终端消息模块创建SOCKET然后连接运营商的网关,网关连接成功之后,进行WAP代理,手持终端发送HTTP POST请求给运营商网关,请求将数据转发至目的服务器,目的服务器通过响应该POST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收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中进行数据收发时采用异步方式处理网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步方式处理网络数据的方法包括发送逻辑、接收逻辑和终端消息模块内部消息处理逻辑三部分逻辑:
发送逻辑:应用程序调用终端消息模块,通过句柄发送消息包,终端消息模块转发消息包至服务器,发送结果通过发送数据的形式通知调用终端消息模块的应用程序;
接收逻辑:终端消息模块接收到网络数据包时,拆分网络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模块号进行分发,应用程序调用目的模块的处理函数进行处理数据;
模块内部消息处理逻辑:终端消息模块创建一个定时器,定时器完成一个计数循环后,检测一次消息发送队列,如果有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则先发送数据包,然后再尝试从网络上收取数据,终端消息模块如果收取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则解析这个数据包头,根据包头的信息分发到相应的模块,也即调用该模块的消息处理函数来处理消息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包头包含当前发送数据的序列号,序列号是一个每次递增的正整数,终端和接入服务器之间通过数据包的序列号机制来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和可靠性,一方发现接受到的数据包序列号不连续,则判定为数据丢失,发现数据丢失的一方会立即断开网络连接,并且请求进行重新连接,等重新建立连接之后在此发送之前为确认的数据包,双方继续进行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终端APN自适应的无线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用户主动进行接入点切换,或者终端系统监测到当前连接方式发生网络故障,需要切换到其他接入点时,终端断开当前网络连接,并且把已发送待确认队列里面的数据包按照序列号的顺序移动到带发送队列的最前面,然后删除终端接收数据包队列里面序列号大于最后发出的数据包,根据重新选择接入方式连接网络,并且和服务器请求重新恢复状态,终端接着发送带发送队列里面的数据包,服务器接着发送终端未确认的数据包到终端,完成接入点的动态切换,实现数据透明的数据收发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2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