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接收方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9356.X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琳豪;黄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以及 数据 接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不同装置之间的数据处理(data transaction),尤其有关于一种利用通信协议来传输/接收另一种通信协议的应用的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技术的进步,一个装置得以透过无线通信协议(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来与另一个装置进行数据传输通信。其中,无线通信协议可例如蓝牙(Bluetooth)、无线兼容认证(wireless fidelity,Wi-Fi)等等。因为蓝牙技术发展得相当早,故已有许多蓝牙应用(Bluetooth application)问世,举例来说,点对点通信应用(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普遍为许多蓝牙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所支持。对于无线兼容认证技术来说,由于其提出的比蓝牙技术晚,故可用的应用相当少,举例来说,无线兼容认证点对点模式(Wi-Fi ad-hoc mode)为最常使用的应用。由于无线兼容认证直连(Wi-Fi Direct)标准的发展,可允许无线兼容认证装置彼此之间无需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即可进行通信,换言之,无线兼容认证直连应用的操作相似于蓝牙应用的操作,举例来说,无线兼容认证直连应用可支持文件/档案共享、打印以及两个无线兼容认证装置之间的同步处理(synchronization),然而,由于无线兼容认证直连标准是近期所发表,并没有许多无线兼容认证直连应用可供用户来使用。
再者,由于不同的协议对不同的应用可具有不同的优点,因此,人们也许会想利用多种协议来达到相对应的应用的最佳效能。
因此,需要一种可透过一种通信协议(例如,无线兼容认证直连协议)来支持用于另一种通信协议(例如,蓝牙协议)的应用的新颖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接收方法、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含:接收用于第一通信协议的应用的第一数据;将该第一数据转换为对应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其中该第二通信协议不同于该第一通信协议;以及将该第二数据传递至通信元件,其中该通信元件是用于透过该第二通信协议来传输该第二数据,以及该第一通信协议并不会控制该第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含:自通信元件取得第一数据,其中该通信元件是用于透过不同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一通信协议来接收该第一数据,以及该第二通信协议并不会控制该第一数据的接收;将该第一数据转换为对应于该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以及发送该第二数据至用于该第二通信协议的应用。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协议的应用的第一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该第一数据转换为对应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其中该第二通信协议不同于该第一通信协议;以及传输模块,用于将该第二数据传递至通信元件,其中该通信元件是用于透过该第二通信协议来传输该第二数据,以及该第一通信协议并不会控制该第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自通信元件取得第一数据,其中该通信元件是用于透过不同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一通信协议来取得该第一数据,以及该第二通信协议并不会控制该第一数据的接收;转换模块,用于将该第一数据转换为对应于该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该第二数据至用于该第二通信协议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可将用于一种通信协议应用的应用层面拓展至其他通信协议或增加通信协议应用的服务范围或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接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改良的蓝牙堆栈架构的实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相容认证/无线兼容认证直连协议的一个蓝牙应用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数模混合锁相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