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09355.5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娜;程克奇;张静;张丹;亢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12;C09D5/08;C08G8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改性 分子筛 防腐涂料 制备 方法 | ||
1.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a 称量:称取30-50份介孔分子筛,分别量取10-20份苯胺 , 100-900质量分数2%盐酸;将三者的混合液倒入超声波反应器中,30℃下震荡2-5小时;
b 聚合:在充分分散的溶液中先加入质量分数为2%硫酸亚铁10-20份,再加入30-50份过硫酸铵、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剂在常温下搅拌充分聚合;
c 抽滤:将聚合产物在真空抽滤机下抽滤,滤饼分别用质量分数2%盐酸和离子水清洗后再次抽滤;
d 干燥:将得到的产物在真空干燥箱内在60℃下干燥24小时,得到的粉末即为包覆产物;
(2)防腐涂料的制备:
a 取100-200份水和100-200份水性环氧树脂,加入0.3-1份消泡剂,50-100份增塑剂,机械搅拌均匀;
b 取10-40份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填料,加入以上树脂体系中,在球磨机中分散1-2h,即得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母液;
c 取25-50份水性固化剂与50-100份水混合均匀;
d 将聚苯胺防腐涂料的母液与稀释好的水性固化剂按3-4:1的比例混合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的制备中所说的填料为具有孔道结构的介孔分子筛,其是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溶胶-凝胶乳化或微乳化等化学过程,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进行合成;纳米介孔分子筛,形状以规则球形为主,平均粒径为80~100nm;孔道为规则有孔道或无规则有孔道结构,孔径为2~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的制备中所说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高锰酸钾、三氯化钾或过硫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制备中所说的水性环氧树脂为E44环氧乳液、E51环氧乳液、E20环氧乳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腐涂料的的制备中所说的水性固化剂为W651、W6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腐涂料的制备中所说的消泡剂为氧化乙烯低聚物或甲基硅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腐涂料的制备中所说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辛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的制备中:称取30份介孔分子筛(MCM-41),分别量取10份苯胺, 300份质量分数2%盐酸;将三者的混合液倒入超声波反应器中,30℃下震荡5小时;然后在充分分散的溶液中先加入质量分数为2%硫酸亚铁20份,再加入40份过硫酸铵氧化剂在常温下搅拌充分聚合;将聚合产物在真空抽滤机下抽滤,滤饼分别用质量分数2%盐酸和离子水清洗后再次抽滤;将得到的产物在真空干燥箱内在60℃下干燥24小时,得到的粉末即为包覆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水性防腐涂层的制备中:取100份水和200份水性环氧树脂,加入1份消泡剂,50份增塑剂,机械搅拌均匀;取30份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填料,加入以上树脂体系中,在球磨机中分散2h,即得聚苯胺改性介孔分子筛防腐涂料的母液;取50份水性固化剂与100份水混合均匀;将聚苯胺防腐涂料的母液与稀释好的水性固化剂按3.5:1的比例混合即可得高防腐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3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