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蔬清洗废水循环利用的清洗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9094.7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东;王学魁;唐娜;于晋泽;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废水 循环 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改进领域,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到一种农产品加工行业中清洗工艺中清洗用水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及水质监测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果蔬加工行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对果蔬清洗工艺效率低、高浪费、高污染的现状急需改变。特别是近年来水资源紧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要求果蔬加工行业完善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传统清洗工艺中清洗用水水质无法稳定和目测水质恶化后直接排放,无法控制果蔬清洗用水的水质要求,耗水量大,大量废水排放污染环境,增加生产成本。近些年来农业领域中农产品加工节能减排技术、农机设施改造提出新要求,工艺的创新和科技含量的提高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动力。针对清洗工艺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结合水处理技术、电气化技术和水质监测技术,将食品质量安全和电控技术融入其中,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的现代化工艺改造。对活跃果蔬加工市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洗效率、节约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技术背景,本发明提出了这种果蔬清洗废水循环利用的清洗工艺,创新节能环保的清洗工艺,既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水资源,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节能环保、高效安全,实现清洗工艺的节水性能和清洗效果稳定的清洗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清洗用水:清洗果蔬过程中水质不断变化,通过对清洗水浊度、色度、COD等指标的监测,当达到设定值时通过电磁阀门排出清洗后用水,同时为确保用水量将开启进水阀门,使清洗设备内清洗水总量恒定;
2、废水净化处理:洗后水进入净化系统,借助水质监测系统控制管路中电池阀门,使废水依此通过石英砂过滤、活性碳吸附过滤、紫外杀菌装置,水质满足设定要求将排出;
3、出水循环利用:净化处理后出水进入储水池,当清洗设备中清洗水量减少电磁阀门开启由储水池补给清洗设备。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果蔬清洗废水循环利用的清洗工艺,用于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在果蔬清洗环节原料清洗效果得到稳定和保障、清洗用水得到净化处理、水资源的避免大量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清洗环节实现机械自动化控制,可应用于含有果蔬清洗工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腌制厂鲜辣椒清洗废水循环利用的清洗工艺步骤:
1、鲜辣椒清洗:清洗机和储水池均注入定量的含盐清水,将鲜辣椒投放 到清洗机中,设定水质监测系统控制器设定为色度≥20度,浊度≥20FTU,COD≥1000时清洗机排水口电磁阀门打开,洗后废水排放进入废水收集池;
2、废水净化处理:当废水收集池内废水达到出水线高度,收集池排水控制阀打开,废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再经过紫外杀菌,出水进入缓冲池,对缓冲池内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控制器设定为色度≥10度,浊度≥10FTU,COD≥500时,接通废水收集池的出水口电控阀门打开,出水进入废水收集池进行再次净化处理;当水质监测数据中色度<10度,浊度<10FTU,COD<500时,接通储水池的管路电控阀门打开,出水进入储水池;
3、清洗水循环利用:处理后达标出水进入储水池,当清洗机内水位高度降低到清洗机最低水位线时,储水池出水管路电控阀门打开清水排入清洗机;当清洗机内水位高度高于清洗机最高水位线时,储水池出水管路电控阀门闭合,停止清水排放进入清洗机。
通过对鲜辣椒的清洗,本工艺提出的果蔬清洗废水循环利用的清洗工艺,可稳定洗后原料洁净度满足后续腌制要求,同时降低清洗环节用水量85%以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
1、清洗机;
2、废水收集池;
3、水净化处理系统;
4、储水池;
5、缓冲池;
6、水质监测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