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吹氧脱碳工艺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08966.8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冯小明;陈三芽;董凯;刘福海;苏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荣;冯小明 |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0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炉 炼钢 埋入 式吹氧 脱碳 工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吹氧脱碳工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弧炉炼钢冶炼节奏加快,冶炼消耗降低,同时电炉热装铁水比例增加,熔池碳量升高,现有的炼钢方式无法满足熔池脱碳的要求。目前电弧炉炼钢的供氧方法主要有炉壁供氧和炉门供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炼钢过程中,供氧喷嘴位于熔池上方,其距离钢液面的垂直位置一般超过200mm;供氧喷嘴使用拉乌尔管产生超音速射流,利用氧气射流的动能穿透炉气和渣层与钢水接触反应脱碳。其缺点是氧气射流在穿过炉内气流及渣层时,氧气射流强度逐步衰减,氧气难以进入熔池,造成熔池的脱碳速度较低。因进入熔池的氧气量难以掌握,无法有效控制熔池中脱碳速度。
电弧炉炼钢传统供氧脱碳过程为:
(1)高压氧气经过拉乌尔管形成超音速射流。根据不同冶炼吨位,氧气流量为1200Nm3/h~3500Nm3/h,设计马赫数为1.5~2.1,氧气压力为0.4MPa~0.85MPa。
(2)氧气射流穿透炉气。氧气射流在炉气运动的距离一般超过200mm,在此过程中射流速度衰减,降低到不超过270m/s,其中部分氧气因炉气干扰直接进入排烟系统,损失约占供氧流量的12%。
(3)氧气射流穿透渣层。电弧炉熔池渣层厚度一般超过150mm,由于渣层的阻碍作用,射流速度快速衰减到50m/s以下,其中部分氧气被渣层吸收,约占供氧流量的15%~30%,另有氧气射流在炉渣表面反弹进入烟气系统,约占供氧流量的15%左右。
(4)氧溶解进入钢液。与钢液接触时,部分氧气射流在钢液表面未参加反应进入烟气,约占供氧流量的5%左右。由于钢液阻碍氧气射流速度进一步衰减,其速度不超过10m/s,仅对钢液面以下300mm以内钢液有搅拌作用,熔池深部钢水流动速度低。氧与铁发生反应生成FeO,FeO需先饱和溶解进入渣层(渣中FeO饱和含量为30%左右,此部分FeO不参与钢液脱碳反应),剩余的FeO进入钢液的发生以下反应:(FeO)=[Fe]+[O],氧元素溶解进入钢液;
(5)熔池中碳氧反应。钢液中的碳和氧通过传质与相互接触,发生如下反应:[O]+[C]=CO,产生的CO气泡上升,最终离开钢液进入炉气。钢液中碳与氧的传质是脱碳反应的限制性环节,因钢液面以下超过300mm的深部钢水流动速度低,熔池内溶解氧无法连续有效的脱碳,不利于脱碳反应的进行;
(6)炉气的二次燃烧。一氧化碳气泡在脱离熔池后进入炉气,发生二次燃烧反应,2CO+O2=2CO2。因大量氧气未进入熔池,炉气中富余氧气量大,二次燃烧剧烈,烟气温度高,电炉炉盖和烟气系统的寿命降低。
传统的供氧脱碳过程中,氧气与钢水接触困难,约有占总供氧量的30%的氧气直接随炉气直接进入排烟系统,15%~32%的氧气被渣层吸收,最终进入熔池参与脱碳反应的不超过45%,且不可控,电弧炉氧气利用率低、脱碳速度慢、控制效果差。电弧炉炉盖与烟气系统寿命低。传统电弧炉脱碳方法无法避免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电弧炉炼钢技术当中氧气利用率低、脱碳速度慢、控制效果差。电弧炉炉盖与烟气系统寿命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吹氧脱碳工艺及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氧化性气体直接从埋入钢液一定深度的喷嘴喷出,气体即全部进入钢液参加脱碳反应。气体利用率高,脱碳速度可控。
一种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吹氧脱碳工艺及控制方法,喷嘴中心管喷吹氧化性气体(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按比例混合喷吹),喷吹流量为100~3500Nm3/h,根据脱碳工艺要求,分时段控制气体流量和比例。环管喷吹保护气体(二氧化碳、天然气、氮气或氩气,也可按比例混合喷吹),喷吹流量为10~1000Nm3/h。不同阶段喷嘴的工作状态,分时段控制气体流量和比例。
本发明的具体脱碳过程:
(1)氧由喷嘴直接进入钢液内部,全部进入钢水,实现了氧的高效传输。根据不同冶炼吨位,中心管单独或混合喷吹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总流量为100Nm3/h~3500Nm3/h,气体压力为0.15MPa~0.8MPa。环缝中喷吹二氧化碳、氮气、氩气或天然气,气体流量为10Nm3/h~1000Nm3/h,压力为0.2MPa~0.4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荣;冯小明,未经朱荣;冯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微带天线
- 下一篇:一种负载型双中心复合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