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848.7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涛;王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前进水泥管厂有限责任公司;张广涛;王万春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5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 钢筋混凝土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地下构筑物,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钢筋混凝土管道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地下管道检查井均采用粘土砖砌筑完成:1、其强度低,施工速度慢、易渗漏、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不利于东三省寒地使用。2、粘土砖检查井由砖砌筑而成,不易完全不渗漏,加上东北寒地冻害,污水渗漏污染地下水资源,不符合环保政策。3、烧制粘土砖,大量使用粘土砖造成粘土资源浪费。4、现场作业时间长,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较长时间不能回填,施工工期长,甚至威胁四周环境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5、仅以北京市为例,每年大约新建管道200余公里,需建各种管道检查井10000余座,应用粘土砖250万块以上。目前国家也明令禁止使用粘土砖作为砌体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推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应用混凝土检查井替代砖砌筑检查井产品,主要有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和砌块式混凝土砌筑检查井,还有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具有强度高、装配化快速施工和接缝严密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粘土砖检查井的缺点,从而可使检查井达到承载力大、不渗漏、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砌块式混凝土砌筑检查井,只是解决不使用粘土砖问题,砌块式混凝土砌筑检查井和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他问题。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发展前景最好的一种城市建设管道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检查井,替代粘土砖砌筑检查井的技术问题。使其装配灵活,便于施工。从而提高了各种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本发明预制装配式检查井的技术方案:由预制下井室、预制上井室、预制井筒、自下而上接口连成整体,井室与井筒之间有井室盖板,井筒上置有盖板、井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的形状有圆形、矩形。
上述圆形井筒是预制盖板下面连接预制调节块,预制井筒、盖板连接接口为刚性企口,盖板与井盖相连接处预留锚固螺栓;
上述(圆形)预制下井室、预制上井室、预制盖板连接接口是柔性企口,(矩形)预制井室、预制井室盖板连接接口是刚性企口。(矩形)预制井室与管道连接是柔性企口。
上述预制上井室、下井室、井室盖板、井筒、盖板都有预留的吊孔。
上述接口由刚性企口用水泥砂浆密封,柔性接口用楔形橡胶胶圈密封。
上述预制井室和井筒内壁的踏步是预留踏步孔位或预埋踏步部件。
上述预制下井室、上井室、盖板、井筒、井圈的材料是C30钢筋混凝土。
上述预制井室与管道的连接是刚性接口和柔性接口相结合的连接方式,预制井室连接管道用不大于1000mm管材连接,因此当管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可有效地避免发生接口脱离或管道断裂的现象。是管道不发生破坏,从而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
上述圆形(矩形)井室由预制上井室、预制下井室连接而成,其中预制井室盖板上预留有井孔,在预制下井室开有预留孔连接管道用,预制的下井室生产时把底板一起预制,减少一道施工缝,增加检查井整体性,改善了检查井抗浮能力。
本发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是用先进芯模振动工艺生产,生产效率高。
有益效果: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完成,井室和井筒由不同模数调节装配而成, 它与各种管道配套,实现管道装配化快速施工。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不使用粘土砖,有利于保护环境。较砖砌筑检查井施工速度快、质量高,耐压强度高,可以经受重型机械的碾压,有利于解决道路井室的塌陷问题。具有强度高、防渗漏的优点,抗冻性、耐腐蚀性都较粘土砖高,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能够满足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使检查井的施工变得快捷、简单,省去砌砖、勾缝。抹面、降水工序,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煤气、水、电、供热管道的检查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圆形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
图3是图1的II-II
图4是本发明矩形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I-I
图6是图4的II-II
图7盖板
图8是图7的I-I
图9井筒
图10是图9的I-I
图11井室接口形式
图12井筒(井圈、盖板)的接口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前进水泥管厂有限责任公司;张广涛;王万春,未经哈尔滨市前进水泥管厂有限责任公司;张广涛;王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为短文本自动添加标签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内窥镜手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