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705.6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盛(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00 | 分类号: | A62C37/00;G08B17/00;H04L12/28;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服务 联网 消防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在城市的大中型建筑及公共场所,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设施已相当普及,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火灾预警。为了进一步缩短火灾探测报警时间,减少火灾发生,及时采取有效防火、灭火措施,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误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化和监控技术成为火灾探测报警领域发展的新热点。但是由于这些自动报警系统基本上是独立选购安装与独立工作的,存在通讯协议无标准、不开放,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交换不畅通,误报、漏报问题困扰用户等问题,导致实现联网监控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主流的消防设备联网方式都是通过在某一地区建立局部的消防监控中心,然后将各个建筑内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到消防监控中心,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在消防监控中心内对所有联网建筑物的火灾报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消防设施进行集中管理。虽然这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消防报警设备的管理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监控中心的运营单位不同,规模大小不同,采用的技术不同等原因,使各个监控中心之间难以做到互联互通,各个中心成为信息孤岛,无法获得全面的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对用户提供的服务较少,这种模式的初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运营成本,运营遇到很大的困难。此外,传统的消防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目的为消防管理部门提供各个建筑实时的消防设备运行信息,而很少考虑对消防设备用户的服务,这种模式缺乏长期存在的资金支持,发展失去动力。由于存在上述问题,目前投入应用的消防联网系统,难以满足各方面对消防设备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创新思路 的消防联网系统,来突破当前消防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使消防联网的应用成本能够大大降低、工程安装更便捷、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功能和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专家系统等技术,在整合现有城市消防联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以提供消防设施实时监控、设备安装和维保、消防咨询以及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总站、通讯服务分站、数据采集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通讯服务分站、数据采集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通过公共通讯网络与数据中心总站连接。
所述数据中心总站包括通过高速交换机相连的用户基础数据服务器集群、系统资源策略管控服务器集群、中心通讯服务器集群、第三方接口服务器集群、WEB消防信息查询服务器、WAP消防信息查询服务器。
所述通讯服务分站设有分站通讯服务器,分布在不同区域。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无线网络数据通讯模块、有线网络数据通讯模块和现场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数据通讯模块包括通过无线连接的接口模块以及网关模块,接口模块连接现场的消防控制器,网关模块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指定的通讯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系统包括消防监测服务中心设备、监测服务系统以及固定、移动、手持消防信息查询终端;所述消防监测服务中心设备包括监测终端和显示屏幕;所述监测服务系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通讯协议辅助分析系统。
在数据中心总站、通讯服务分站与公共通讯网络连接之间分别设置有防火墙。
所述公共通讯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
所述数据中心总站还部署专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物联网技术,能有效整合所有的火灾报警设备和消防系统,并在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实时监测消防系统及消防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并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处理,保证所有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及正常运行,实现将传统“事后处理的被动消防”提升为“事前预防和实时处理”的主动消防,从而全面提升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生产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盛(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盛(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娱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止自卸车车厢自举升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