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不粘锅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325.2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成;刘宣飞;陈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42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不粘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具体是一种金属不粘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不粘锅是在金属锅的内表面涂一层氟的有机物,利用氟的有机物的不润湿性能使其具有不粘的功能。但是,氟的有机物在高温(大于250℃)会产生分解,使氟的有机物涂层逐步损坏,锅内表面氟的有机物损坏后就会使锅丧失不粘功能,而且由于氟的有机物层的损坏使裸露的金属锅表面不光洁而更易与食物粘结。另外,氟的有机物涂层分解后的产物有毒性,污染食物,对人体有害。因此,随着人们对这种不粘锅的认识而逐渐弃用。也有资料介绍用陶瓷、搪陶制造不粘锅,虽有不粘效果,终因制造、使用过程中易碎易损而未得到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长久保持不粘功能的金属不粘锅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不粘锅,包括金属锅体,在所述锅体的内表面上有金属粉末烧结层,在所述金属粉末烧结层中设有密集的毛细孔。
其中,所述毛细孔的孔径为0.1~120.0微米不等。
其中,所述金属粉末烧结层为纯金属粉末,或者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重量比为95∶5~80∶20的混合物。
所有粉末的粒径≤100目。这样可以使毛细孔大小及分布均匀。
所述金属粉末为金属铁、金属铜或金属钛等金属中的任一种。
所述非金属粉末为氧化铝或氧化硅。在金属粉末中掺有非金属粉末,可以提高烧结层的耐摩性。
上述金属不粘锅的制造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制作金属圆板,在金属圆板上压制1~3mm厚的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将压制好的坯料放入高温炉内烧结,烧结温度比金属粉末的熔点低20℃~80℃,烧结5~10分钟,在金属圆板上得到具有密集毛细孔的金属粉末烧结层;再将金属圆板冲压成型为不同形状的锅,即得到所述金属不粘锅。
为了提高不粘锅的防锈能力,在冲压成型后用500℃~600℃的水蒸汽对所述金属不粘锅进行蒸煮1~3小时,用以提高锅体的防锈能力。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该不粘锅具有金属锅特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冷热急变性能;金属锅导热性好,性能稳定,是能广泛使用的一种锅体。金属锅不分解,不释放有毒有害成分,也不与烹饪食物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不影响烹饪食品的质量,本发明的金属不粘锅不含有任何有机物,是一种能长久安全使用的不粘锅;而且这种不粘锅改变了锅表面与食物的接触方式,由传统的面接触变为多点接触;同时金属锅表面的毛细孔在烹饪食物时吸附和释放食用油,保持烹饪食物与锅体之间有一层油膜,使烹饪食物处于半悬浮状态,食物与锅体不会产生局部紧密接触而具有不粘功能。本发明的金属不粘锅制作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金属不粘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不粘锅,包括金属锅体1,在锅体1的内表面上有金属粉末烧结层2,在金属粉末烧结层2中设有密集的毛细孔。其中,毛细孔的孔径为0.1~120.0微米不等。金属粉末烧结层2为纯金属粉末;所有粉末的粒径≤100目;金属粉末为铁粉。
首先制作2mm厚的金属圆板,在金属圆板上压制1~3mm厚的金属粉末,将压制好的坯料放入高温炉内烧结,烧结温度比金属粉末的熔点低20℃,烧结5~10分钟,通过颗粒之间、颗粒与金属板之间发生扩散、熔焊、化合、溶解和再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使颗粒粉末之间、颗粒粉末与金属板之间熔焊形成一个整体,即在金属圆板上得到具有密集毛细孔的金属粉末烧结层2;再将金属圆板冲压成型为不同形状的锅,即得到所述金属不粘锅。最后用500℃的水蒸汽进行蒸煮1~3小时,提高锅体1的防锈能力。
本发明金属不粘锅具有金属性质同时具有不粘功能,符合人们对金属锅的使用习惯。陶瓷不粘锅导热性差、易炸易碎耐久性差;搪陶不粘锅易产生爆瓷而丧失使用功能。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金属粉末烧结层2为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95∶5,所述金属粉末为铁;所述非金属粉末为氧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