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加热型臭氧尾气破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08208.6 | 申请日: | 201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浩;孙怀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邦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66 | 分类号: | B01D53/66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加热 臭氧 尾气 破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工程中处理臭氧尾气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加热型臭氧尾气破坏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已采用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主要有臭氧热力破坏和催化破坏两种。然而普通的热力破坏装置存在大量消耗能源的缺点,且尾气排放时温度很高,易造成新的热污染。催化破坏装置的不足之处是除湿效果差,催化剂易中毒、受潮失效,处理臭氧尾气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加热型臭氧尾气破坏装置,使其提高效率节省能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换热器、加热器、尾气进气管、尾气排放管和风机,尾气进气管连接换热器的被加热介质进口,换热器的被加热介质出口连接加热器的进口,加热器的出口连接换热器的加热介质进口,换热器的加热介质出口连接尾气排放管,风机连接在前述的尾气通过的管路中。
为了便于布置,所述的风机为变频鼓风机,变频鼓风机连接换热器的加热介质出口和尾气排放管。
为了防止气体过热损坏风机,包括有PLC智能控制器和用于检测尾气进气管和尾气排放管臭氧浓度检测仪,所述的换热器上位于的加热介质出口处设置有温度开关和进气调温阀, PLC智能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开关和臭氧浓度检测仪检测信号,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器、进气调温阀和变频鼓风机的变频器。
为了使加热器具有换热作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元件和内外双层筒体,加热元件设置在内筒体中,加热器的进口设置在内筒体上,加热器的出口设置在外筒体上,内筒体上设有连通内筒体和外筒体的透气孔。
为了在臭氧浓度低时可通过空气稀释处理,所述换热器的被加热介质进口连接有补偿空气管,补偿空气管上设有过滤器和阀门Ⅰ,尾气进气管上设有阀门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新型通过加热分解后的气体对等加热分解的气体进行预热,既降了尾气排放的温度,又节约能源,并且臭氧尾气经过的路径长,效率更高臭氧分解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件9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4是图1中件11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1、风机,2、尾气排放管,3、气动或电动阀,4、补偿空气管,5、手动阀门,6、过滤器,7、气动阀门,8、止回阀,9、尾气进气管,10、加热器,11、PLC智能控制器,12、换热器,13、支架座,14、温度开关,15、进气调温阀,10-1、外筒体,10-2、透气孔,10-3、内筒体,10-4、电加热管,10-5、折流板,10-6、进口,10-7、出口,10-8、鞍座。12-1、筒体,12-2、换热管,12-3、鞍座,12-4、折流板,12-5、被加热介质出口,12-6、加热介质进口,12-7、加热介质出口,12-8、被加热介质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风机1、尾气排放管2、气动或电动阀3、补偿空气管4、手动阀门5、过滤器6、气动阀门7、止回阀8、尾气进气管9、加热器10、PLC智能控制器11、换热器12和支架座13。
如图3所示,加热器10包括外筒体10-1、透气孔10-2、内筒体10-3、电加热管10-4、折流板10-5、进口10-6、出口10-7和鞍座10-8。电加热管10-4设置在内筒体10-3中,内筒体10-3设置在外筒体10-1中,加热器的进口10-6设置在内筒体10-3上,加热器的出口10-7设置在外筒体10-1上,内筒体10-3上设有连通外筒体10-1和内筒体10-3的透气孔10-2。内筒体10-3内设有多个折流板10-5,外筒体10-1的底部设有鞍座10-8。
如图4和图5所示,换热器12包括筒体12-1、换热管12-2、鞍座12-3、折流板12-4、被加热介质出口12-5、加热介质进口12-6、加热介质出口12-7和被加热介质进口12-8。换热管12-2设置在筒体12-1内,筒体12-1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12-4,被加热介质进口12-8和被加热介质出口12-5设置在换热管12-2的两端,加热介质进口12-6和加热介质出口12-7均设置在筒体12-1上。筒体12-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鞍座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邦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邦光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