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8129.5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史君;张利仁;冯文元;吕洁;刘志军;姜明才;徐丽艳;张利粉;郭洪元;崔月;王大明;孙辉宇;焦金华;王俊荣;崔勇;于贵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F110/02;C08F210/16;C08F4/658;C08F4/656;C08F4/654;F16L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组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得的管材制品。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95195179.3涉及的是在单个反应器内通过特定的催化剂来生产宽/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树脂,所述反应器是流化床反应器,而本发明是搅拌釜式浆液反应器;中国专利号CN200510078197.1涉及的是在单反应器通过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树脂,制得的聚合物适合于吹塑应用,而本发明为普通的Z-N催化剂,制得的聚合物适合用于制管。中国专利CN200610041102.3涉及的是双反应器串联工艺,而本发明是在单反应器内实现双峰高密度聚乙烯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单个搅拌釜式浆液反应器内开发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其呈现有双峰分子量分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该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为原料,加入抗氧剂和助剂加工制成管材,使其具有良好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异辛醇、癸烷两种溶剂分别经脱水处理后按照体积比1∶3~4将二氯化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溶解,二氯化镁与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3~10,将其与四氯化钛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0℃~-18℃,四氯化钛与异辛醇体积比为1∶1.5~2,四氯化钛加完后加入与四氯化钛体积比为1∶2~3的氯代环己烷,保持-18℃1小时,然后升温3小时至110℃,保温2小时,加入硅烷搅拌半小时,癸烷与异辛醇体积比为1∶25~35,沉淀、滗析后将其干燥;
(2)加入烷基铝为剂助催化剂,其通式为AlRnX3-n式中R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X为卤素,X特别是氯和溴,n为0<n≤3的数;
(3)将(1)中催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
(4)聚合釜温度升至50℃时,打开乙烯进料阀,通入乙烯;
(5)通入氢气,氢气/乙烯体积比为4.5-7.5;
(6)反应温度控制在80℃-86℃,反应压力控制在0.6Mpa-1.0Mpa;
(7)放出未反应的氢气,通入乙烯,加入共聚单体CnH2n(0<n≤8),反应得到聚合产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含有45%-55%重量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分,45%-55%重量的低分子量聚乙烯组分,组合物密度为0.945-0.960g/cm3,高分子量熔融指数MI5为0.01-1.0g/10min,低分子量MI5为400-1000g/10min。
以得到的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为原料,加入抗氧剂和助剂加工成管材制品,其屈服强度≥24Mpa,断裂伸长率>600%。
制备出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其呈现有双峰分子量分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该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为原料,加入抗氧剂和助剂加工制成管材,使其具有良好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60L异辛醇、180L癸烷两种溶剂分别经脱水处理后,将11.4kg二氯化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溶解,与90L四氯化钛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0℃,加入45L氯代环己烷,保持-10℃1小时,然后升温3小时至110℃,保温2小时,加入2.4L硅烷搅拌半小时,沉淀、滗析后将其干燥,使用时配成悬浮液,将其与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加入聚合反应釜;釜温度升至50℃时,打开乙烯进料阀,通入乙烯;通入氢气,氢气/乙烯体积比为4.5;反应温度控制在83℃,反应压力控制在0.8Mpa;放出未反应的氢气,通入乙烯,加入共聚单体丁烯,反应得到聚合产物。
以得到的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为原料,加入抗氧剂和助剂加工成管材制品,其屈服强度为24Mpa,断裂伸长率>600%。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轮隔圈
- 下一篇:用于偏航变桨风电齿轮箱的注油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