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单向可移动式施封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072.9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索来春;华振海;魏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39/00 | 分类号: | E05B39/00;E05B15/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单向 移动式 封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封锁,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单向可移动式施封锁。
背景技术
施封锁是一种广泛用于铁路货运移动门、货箱、仪器设备、集装箱、包装桶封装、银行钱袋、电表箱等领域的一种施封原件。目前,现有的施封锁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由于施封锁是一次性使用物品,所以有必要降低成本并简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施封锁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钢丝绳单向可移动式施封锁。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锁体、钢丝绳、弹簧、支架、压盖、第一钢球支架、第二钢球支架和四个钢球,锁体内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内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并排平行,第一内腔的轮廓是由锁体的一端至另一端渐缩的锥台形,第二内腔的轮廓是由锁体的一端至另一端渐缩的锥台形,压盖与锁体一端过盈连接,第一钢球支架设置在第一内腔内,两个钢球并排安装在第一钢球支架上,第一钢球支架一端端面与压盖内侧面之间设有支架,第二钢球支架设置在第二内腔内,两个钢球并排安装在第二钢球支架上,第二钢球支架一端端面与压盖内侧面之间设有弹簧,钢丝绳的固定端穿过第一钢球支架上的两个钢球之间插装在支架内,钢丝绳的施封端依次穿过施封物、第二钢球支架上的两个钢球之间、弹簧、压盖外露在锁体一端端面外,钢丝绳的绳体与锁体另一端端面构成闭合的U形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采用的钢丝绳、钢球、弹簧均是标准件,钢球支架、固定端锁紧件采用再生塑料,锁体、压盖采用铝合金压铸或注射制成,本发明耗材少、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丝绳单向可移动式施封锁包括锁体1、钢丝绳2、弹簧3、支架4、压盖5、第一钢球支架6、第二钢球支架7和四个钢球8,锁体1内设有第一内腔1-1和第二内腔1-2,第一内腔1-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内腔1-2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并排平行,第一内腔1-1的轮廓是由锁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渐缩的锥台形,第二内腔1-2的轮廓是由锁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渐缩的锥台形,压盖5与锁体1一端密封连接,第一钢球支架6设置在第一内腔1-1内,两个钢球8并排安装在第一钢球支架6上,第一钢球支架6一端端面与压盖5内侧面之间设有支架4,第二钢球支架7设置在第二内腔1-2内,两个钢球8并排安装在第二钢球支架7上,第二钢球支架7一端端面与压盖5内侧面之间设有弹簧3,钢丝绳2的固定端2-1穿过第一钢球支架6上的两个钢球8之间插装在支架4内,钢丝绳2的施封端2-2依次穿过施封物、第二钢球支架7上的两个钢球8之间、弹簧3、压盖5外露在锁体1一端端面外,钢丝绳2的绳体2-3与锁体1另一端端面构成闭合的U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丝绳单向可移动式施封锁的第一钢球支架6是由第一钢球支架6的一端至第一钢球支架6的另一端渐缩的锥台体,且第一钢球支架6的锥度与第一内腔1-1的锥度相同,第二钢球支架7是由第一钢球支架7的一端至第一钢球支架7的另一端渐缩的锥台体,且第一钢球支架7的锥度与第一内腔1-2的锥度相同。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丝绳单向可移动式施封锁的锁体1和压盖5均是铝合金制作的,第一钢球支架6和第二钢球支架7均是塑料制作的。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工作原理
本发明使用时,将钢丝绳2绕过或穿过施封物品并放在钢丝绳2的绳体2-3与锁体1另一端端面构成闭合的U形环内,拉动钢丝绳2的施封端2-2将物品锁紧。当拉动钢丝绳2的施封端2-2时,第二钢球支架7向压盖5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3,此时第二钢球支架7上两个钢球8处于松弛状态,不挤压钢丝绳5,当弹簧3复位后,弹簧3推动第二钢球支架7向锁体1的另一端移动,此时两个钢球8挤压钢丝绳5,由于锁体1内腔1-2是锥形使钢丝绳5不能反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