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冷式太阳能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7924.2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雷;田琦;刘玉香;郝存忠;李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5/00 | 分类号: | F25B25/00;F25B27/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冷式 太阳能 喷射 压缩 耦合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太阳能和电能为能源驱动的蓄冷式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装置,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射制冷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稳定、维护费用低等特点,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驱动的喷射制冷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特点,在空调制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独立供冷时,只有太阳能充足,有足够的热量使发生器的发生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喷射制冷系统才能正常运行。由于太阳能随着季节、昼夜、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所以为了满足冷负荷的需要、保证供冷效果,常见的一种方法是:采用辅助热源与太阳能联合驱动喷射制冷系统,使其发生温度高于某一设定温度,保证制冷量满足用户需求。即太阳能充足时,采用太阳能来驱动喷射制冷系统;太阳能不足时,采用辅助热源来驱动喷射制冷系统。由于喷射制冷系统的热性能系数远低于电压缩制冷系统的机械性能系数,对热能的低效利用会抵消太阳能充足时节约的电能,所以该方法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除采用太阳能和辅助热源联合驱动喷射制冷系统的供冷方法外,采用一定的组合方法,将电压缩制冷作为太阳能喷射制冷的补充是实现全天侯供冷的另外一种有效方法。公开号为CN 199586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喷射与变速压缩一体化制冷装置”,该装置中太阳能增强喷射制冷系统与变速压缩制冷系统共用蒸发器、变速压缩机及可调式冷凝器;太阳能足以驱动喷射制冷系统时,系统以增强喷射制冷方式运行,提高了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太阳能不足时,按高效的变速压缩式制冷方式运行。公开号为CN 10127093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喷射电压缩热泵复合式空调机组”,在常规太阳能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设电压缩热泵空调系统和必要的阀门,根据空调负荷需要和太阳辐射情况确定喷射系统和电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启停,通过阀门切换控制水系统的流程,使该机组向空调用户进行供冷和供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207254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蓄冷型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机组”,喷射制冷系统与压缩制冷系统之间通过中间换热器相连,并且在压缩系统的循环管路中设置蓄冷装置和相对应的控制阀门;机组根据空调负荷的需要和太阳辐射的具体情况,在太阳能喷射-压缩(即喷射压缩复叠)复合蓄冷运行模式与单独压缩蓄冷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然而,太阳能喷射制冷、太阳能增强喷射制冷、太阳能喷射与压缩复叠制冷方法中,其中喷射制冷系统承担的是全部制冷负荷或喷射压缩复叠制冷装置中的压缩制冷系统的冷凝负荷。在太阳能充足、发生温度高于某一温度、喷射制冷系统能够满足全部制冷负荷或复叠制冷装置中压缩制冷系统的冷凝负荷时,喷射制冷系统运行;太阳能辐照度不足、发生温度低于上述温度、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冷量时,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停止工作,此时只能采用电压缩制冷系统独立供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在太阳能不丰富的地区或在太阳能不足的时间段,能够利用太阳能,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式太阳能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冷式太阳能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装置,包括蓄冷式太阳能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系统和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冷式太阳能喷射与压缩耦合制冷系统是由喷射制冷回路、压缩制冷回路、太阳能热水回路和蓄释冷回路构成;所述喷射制冷回路是耦合制冷喷射器的混合流体出口和喷射制冷冷凝器连通后,一路依次连通有耦合制冷膨胀阀、蒸发冷却器和耦合制冷喷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另一路通过耦合制冷工质泵后依次连通有发生器和耦合制冷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所述压缩制冷回路是压缩机的出口依次连通有压缩制冷冷凝器、三通换向阀Ta、蒸发冷却器、三通换向阀Tb、压缩制冷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入口;所述太阳能热水回路是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依次连通有发生器和耦合制冷热水泵和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所述蓄释冷回路是空调回水管路连通有蓄冷水槽的上部入口,蓄冷水槽的上部出口管路依次连通有蓄冷循环泵、蒸发器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调节阀连通蓄冷水槽的下部入口,另一路通过止回阀后与释冷循环泵的出口管路连通,释冷循环泵的入口管路与蓄冷水槽的下部出口连通;
所述压缩制冷系统是压缩机的出口依次连通有压缩制冷冷凝器、三通换向阀Ta和Tb、压缩制冷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7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