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7199.9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谭守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慧康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家电 网络化 控制系统 | ||
1.一种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家庭网络终端、至少一个无线信号中继器、至少一个安装在家用电器上的家用电器控制模块和/或安装在入户电力分配器上的电力信号控制模块,所述的各无线信号中继器的配对信号端分别与家庭网络终端的配对端有线连接,各无线信号中继器的上行控制信号端与家庭网络终端的对应下行控制信号端无线连接,各无线信号中继器的下行控制信号端与对应的待控家用电器的家用电器控制模块和/或入户电力分配器上的电力信号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端有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如下控制方法:
首先,将各无线信号中继器依次与家庭网络终端相连,对应于各无线信号中继器分别进行目标被控家用电器或电力线路的选择和配对,配对完成后,拔出配对完成的无线信号中继器;
然后,将无线信号中继器与上述已选择配对完成的目标被控家用电器的家用电器控制模块或入户电力分配器上的电力信号控制模块相连;
最后,采用家庭网络终端直接控制家用电器控制模块或电力信号控制模块对相应的家用电器或目标电力线路进行无线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家庭网络终端包括终端CPU以及与终端CPU相连的USB接口、终端Zigbee模块、终端网络通讯模块、触摸屏和按键,所述的终端CPU通过USB接口与无线信号中继器的配对信号端相连,进行所需控制的目标家用电器或电力线路的型号配对,终端CPU通过终端Zigbee模块与前述无线信号中继器的zigbee模块的对应信号端进行无线通信,该家庭网络终端通过无线信号中继器对前述已选择配对的目标家用电器或电力信号控制模块所控的目标电力线路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信号中继器包括USB转TTL模块、中继器Zigbee模块和用于处理信号命令的信号控制模块,所述的无线信号中继器通过USB转TTL模块与家庭网络终端的USB接口相接,家庭网络终端通过无线信号中继器选择相应的目标家用电器或电力线路,进行配对;选择配对完成后,拔出无线信号中继器,将无线信号中继器与选择配对的目标被控家用电器的电器控制模块或入户电力分配器上的电力信号控制模块相连,通过中继器Zigbee模块接收终端Zigbee模块的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通过中继器Zigbee模块传递给对应的目标家电控制模块或电力信号控制模块进行目标家用电器或目标电力线路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力信号控制模块安装在用户的入户电力分配器上,它包括用于连接无线信号中继器的通用USB接口,该电力信号控制模块接收无线信号中继器的控制信号,电力信号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线路控制各家用电器的供电开启,同时原开关保留改为弱电模式下传达的开关指令到电力信号控制模块,从而实现网络化与传统开关控制家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在家用电器上的电器控制模块所控的家用电器控制信号控制和功率控制,所述的信号控制包括空调模式选择、风力大小控制和温度设置;电视的模式选择和频道设置;机顶盒的模式选择,频道设置;所述的功率控制包括取暖器功率和可调节亮度的照明电器功率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新型家电网络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入户电力分配器上的电力信号控制为开关量控制,包括墙面开关、插座、照明设备、窗帘、花洒、门禁以及安保摄像头,红外感应器,温度警报器,烟雾警报器,压力警报器,危险气体报警器和周界防范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慧康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中慧康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71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