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6687.8 | 申请日: | 2012-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徐承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8;A61K35/56;A61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质增生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中药的原料药组成:熟地黄10~15g、山茱萸6~8g、补骨脂6~8g、川芎6~8g、当归4~6g、黄芪6~8g、鳖甲(炙)4~6g、煅龙骨6~10g、煅牡蛎6~8g、接骨木4~6g、薏苡仁6~10g、五加皮4~6g、茯苓6~8g、赤芍6~8g、牛膝6~8g、甘草4~6g。
本发明中医治疗本病的有益效果是:补肾生髓、补血生肌,活血通络、祛除寒湿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
本发明中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现代医药研究,具有改善循环、增强免疫、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脂的功效。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主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现代医药研究,具有抗缺氧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护肤美容作用、补血活血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鳖甲(炙),功能主治:滋肾潜阳,软坚散结。含骨胶原(collagen)、碳酸钙、磷酸钙、碘等,利于骨质生的修复。煅龙骨甘涩,平。功能主治: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现代研究,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亦含铁、钾、钠、氯、硫酸根,利于骨质的修复。煅牡蛎现代研究,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利于骨质的修复。接骨木味甘苦,性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唐本草》:″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风湿痿痹、壮筋骨。”现代研究,具有抗疲劳、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保肝脏作用。赤芍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可引药下行。现代研究,有抗炎、镇痛作用。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诸药相配,治疗该病,相得益彰。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为85%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熟地黄10~15g、山茱萸6~8g、补骨脂6~8g、川芎6~8g、当归4~6g、黄芪6~8g、鳖甲(炙)4~6g、煅龙骨6~10g、煅牡蛎6~8g、接骨木4~6g、薏苡仁6~10g、五加皮4~6g、茯苓6~8g、赤芍6~8g、牛膝6~8g、甘草4~6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伟,未经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梳齿的截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奶牛产后瘫痪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