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大型板材落料冲裁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06609.8 | 申请日: | 201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建;王晓龙;魏蓓;朱常青;刘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28/14;B21D5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机 大型 板材 落料冲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料模结构及液压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大型板材落料冲裁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板材落料一般是在数控冲床上采用多套模具多次冲制条状长孔的方式拼合完成或是用样板画线后在振动剪上剪切成形。前一种方法生产效率高、零件质量好,但是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后一种方法生产效率低、零件质量差、工时费用高,但是设备投资少。对于那些批量大、工期短、长期定型的大型板材零件——例如汽车、风机壳体复盖件生产厂家,在大台面液压机上用落料模,一次成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但是当常规落料模的冲裁力接近甚至超过液压机吨位时,将会在液压系统引起强烈的冲击。由于在板材断裂瞬间突然卸荷。即使采用常规液压缓冲装置,主压力油缸中的液压冲击力也难以完全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它提供了一种可大幅度降低落料力(降低幅度可达70%至80%)的用于液压机的大型板材落料冲裁系统,它是一种具有波浪状下模刃口的大型镶拼落料模结构,具有落料力小、生产效率高、模具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工作环境噪声低,制得的零件质量好等特点;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液压机主油路中的冲击力,可以在模具的落料顶出板下方使用超薄千斤顶液压缓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大型板材落料冲裁系统,液压机的上模与下模分别由上模拼块和下模拼块拼接成上模形状和下模形状;下模刃口在水平方向观察为波浪状样条曲线,上模刃口为普通模具刃口;在上模周边为废料弹压卸料板,下模中央为弹压式落料顶出板;弹压式落料顶出板与其下方的液压缓冲系统连接。
所述下模刃口的波浪状样条曲线的波距要大于90毫米,波浪状样条曲线的最大倾斜角不能大于6°,各波浪状样条曲线的波高应相等且不能大于4毫米;同时下模拼块之间的下模拼块接缝要设置于波浪状样条曲线的波谷处,波浪状样条曲线的各波峰点形成的压力中心与液压机主油缸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液压机允许的范围之内(各类不同的液压机说明书上附有该参数,例如:四柱三樑单动300T液压机允许间距一般小于30mm)。
所述下模拼块接缝与上模拼块接缝之间错开的间距应大于5毫米。
所述液压缓冲系统包括两个超薄液压千斤顶油缸,两超薄液压千斤顶油缸与缓冲油路连接共同组成液压缓冲系统;其中,所述缓冲油路上包括与两个超薄液压千斤顶连接的同步阀,同步阀与调速阀连接,调速阀与两位四通电磁阀连接,共同构成油缸回油路;同时两个超薄液压千斤顶还分别通过各自的单向阀与两位四通电磁阀连接,该两位四通电磁阀又依次与单向定量油泵、精滤油器、油箱连接,共同构成油缸供油回路;同时溢流阀连接于油泵出油口与油箱之间,二者共同构成稳压供油回路。
本发明中,采用波浪状下模刃口结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落料时的冲裁力。与普通落料模相比,冲裁力可减少70%至80%。废料卸料板及弹压式落料顶出板的作用是在压缩橡皮力的作用下,将上模(凸模)外的废料及下模(凹模)内的落料弹出。
采用上模及下模由多个模块镶拼而成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大型模具材料用量,便于模具在通用设备上加工,通过更换某个损坏的模块延长模具的整体寿命。
采用弹压式落料顶出板与其下方的液压反压超薄千斤顶油缸柱塞作用的目的是:在落料过程中,当大型板料切口处经过塑性变形、材料滑移、然后断裂的瞬间,产生反压平衡力,该力通过千斤顶柱塞、落料顶出板、落料、上模、液压机滑板作用于主压力油缸活塞杆,阻止主油缸活塞向下加速运动,从而避免了在主油路中产生液压冲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解决了常规落料力接近甚至超过液压机吨位时大型板材落料模不能在液压机上使用的问题。新型模具结构及配套液压缓冲装置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所需压力及能耗、节省模具费用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操作人员培训简单、工作环境噪声低,尤其对降低那些批量大、工期短、长期定型的大型覆盖件的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及超薄液压缓冲千斤顶油缸安装到液压机上以后的侧视示意图,它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2为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在拆掉弹压顶料板后的D向视图的示意图;
图5为两台并联超薄液压千斤顶反压油缸的同步、调速液压回路示意图;
图6为调速阀缓冲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