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溶栓的双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6423.2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季杰;张滢涛;康亚红;倪尊张;金巧蓉;王森;谢志永;罗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球囊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溶栓的双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栓塞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如脑血管的缺血性中风等,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溶栓、机械取栓等。
从目前临床治疗的效果来看,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药物溶栓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需要全身给药,这容易引起出血并发症。并且在溶栓过程中,栓子体积缩小后容易堵塞下游直径更小的血管。
机械取栓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抓捕器捕获栓子的过程中容易破坏栓子,从而产生更小的栓子。抓捕器捕获栓子之后,在抽取过程中也容易使栓子产生破碎,细小的栓子会继续堵塞细小的血管。抓捕器与血管壁的紧密接触也有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其它并发症。
专利文献CN 201988022U提出了一种溶栓导管固定器,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溶栓导管无固定装置易脱落的问题。该专利文献中的溶栓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带和固设在固定带上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溶栓导管上的扣合结构。进行导管溶栓时,采用溶栓导管固定器可将溶栓导管有效地固定,避免了溶栓导管脱落,便于导管溶栓顺利进行;通过在固定带上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该溶栓导管固定器可自由调节在肢体上的固定位置,灵活调节压力,有效地保护肢体软组织。然而,该专利文献没有提及如何解决改善药剂的给药效率的问题。
专利文献CN 201058169公开了一种同轴球囊溶栓导管,其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将药物溶栓、机械碎栓、球囊扩张于一体同步进行的脑血管治疗介入装置。该同轴球囊溶栓导管的有效长度为150厘米,远端直径为3F,近端直径为4F,由远到近导管逐渐增粗且平滑过渡。所述导管由导管头、导管干、导管尾构成,所述导管含有三个腔及一个球囊,所述三个腔同轴,在溶栓操作过程中可以由导管的尾端不断泵入溶栓药物或者其它药物或注射造影剂。然而,该同轴球囊溶栓导管的药剂的给药效率仍有待提高。
专利文献US 2004/0068161 A1公开了一种溶栓导管,其包括:细长溶栓导管部分,其包括多个独立控制的电动聚合物促动器,该促动器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给溶栓导管提供弯曲度;控制单元,其连接到多个促动器并且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多个促动器;以及栓塞去除装置。该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通过在使用控制单元控制溶栓导管部分的形状的同时、将溶栓导管部分输送通过患者的动脉血管系统而到达血管栓塞部位来治疗动脉血管栓塞的方法。可以使用栓塞去除装置去除血管栓塞。然而,该专利文献没有提及如何解决改善药剂的给药效率的问题。
专利文献US 5279546公开了一种用于溶解和去除堵塞动脉血管通道的材料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采用了以同轴方式布置的双导管系统。每个导管在其远端具有可膨胀的球囊。使两个球囊膨胀会在治疗区域的远侧和近侧堵塞血管通道,从而使其与人体的其余部分避免流体接触。因为使用了同心导管,球囊之间的距离和治疗区域的尺寸可以进行调节。溶栓剂通过内管中的孔口被注入两个球囊之间的区域中。压电装置将超声波搅拌提供给治疗区域内。压力装置监控血管通道以防出现不安全状况。通过外管中的一个或多个腔室来实现吸出。在吸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超声波搅拌以破碎可能太大而不能通过腔室出口横截面的材料块。然而,该装置的药剂的给药效率也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用于溶栓的双球囊导管,其可以改善药剂的给药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溶栓的双球囊导管,该用于溶栓的双球囊导管包括连接装置、应力扩散管、推送杆、球囊、导管顶端段、内管和导丝,其中:
所述推送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推送杆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相固定,所述推送杆的近端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固定;
所述应力扩散管设置在所述推送杆与所述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部位处;
所述内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管贯穿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与所述球囊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内管的远端与所述导管顶端段相固定;
所述内管用于穿过所述导丝;
所述连接装置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内管的近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推送杆的内表面和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球囊的内表面和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超临界高压锅炉管用钢的连铸工艺
- 下一篇:可食玉米蛋白肠衣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