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6336.7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霄宏;昝日增;胡万杨;黄玉叶;余跃;田港;张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32;A61K9/36;A61P1/00;A61P35/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结肠癌 口服 结肠 靶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结肠癌(carcinoma of colon)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以乙状结肠最为多见。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位居恶性肿瘤的前二、三位。在我国,据最新研究资料报道,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迅速,如上海,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从早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已接近第一位肺癌的发病率。
由于结肠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到症状显现后,大多已属中晚期。迄今为止,国际上对结肠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切除为早期结肠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辅以全身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但随之而来的术后综合症,复发、转移,及放化疗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等,致使许多患者无法承受而被迫中断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此外,昂贵的治疗费用也让患者望而怯步。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癌多学科综合疗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在结肠癌的临证治疗中充分发挥其辩证施治和多靶点治疗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者,且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中、晚期患者,多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等辨证施治方法,疗效显著,不仅对控制疼痛、降低毒副作用,而且对提高患者生存期质量和延长生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目前中医临床对结肠癌的治疗大多采用口服、灌肠或两者皆用给药。一般口服给药入胃后极易发生分解,稳定性差,无法使药物以高浓度分散到作用部位发挥疗效。除此之外,肝脏首过效应,使得部分药物在肝脏分解,难以直达病变部位,未能发挥最大限度的治疗作用。
口服结肠靶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ing-drug delive rysystem, OCTDS),又称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TDS是通过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经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不释放,将药物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开始崩解或蚀解并释放出来,从而使药物在人体结肠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现今,以西药为原料的结肠靶向制剂研发已相当普遍,但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上市品种非常有限。
中药靶向制剂是以中药为原料,提取其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药物制剂。中药结肠靶向给药制剂能解决普通制剂口服后在到达结肠和直肠前被吸收或降解的问题,可使全结肠释药分布均匀,提高结肠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减少服用剂量,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和药物经吸收后引起的毒副作用,从而发挥最佳的疗效,利于治疗。此外,还可避免口服给药在胃肠道破坏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起到了增效减毒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并可较大幅度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此类制剂还能替代某些毒副作用大或需直肠给药的药物,尤其是对结肠癌、结肠炎、便秘等肠道疾病的治疗极为有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处方的配比称取黄芪12~30份、生地6~15份、干蟾皮3~9份和苦参6~15份;
2)分别提取各原药材中的有效部位,经混合,得到混合浸膏;
3)按混合浸膏、填充剂、助流剂的重量比145.0~160.0:261~288:2.03~2.24称取辅料,将填充剂加入混合浸膏中,混匀,湿法制粒,得湿颗粒,干燥,整粒,得干颗粒,再加入助流剂,压片,得到芪蟾素片;
4)按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重量比10.0~35.0:0.50~7.00:2.00~7.00称取辅料,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5)按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重量比5.0~20.0:1.00~4.00:1.00~4.00称取辅料,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浸膏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黄芪中加6~10倍70%~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A,提取液A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黄芪醇提浓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