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6143.1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汉;潘盟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回复 机构 插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接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回复机构,且可供电子装置插接至扩展基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为一种小型易携带,且具有操作使用简便性的可携式个人电脑,其输入方式是采用触控屏幕上的虚拟键盘或手写识别,而省却了实体键盘及滑鼠的设置。
然而,对于习惯使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而言,以键盘来操作输入还是较为快速方便,因而有组合平板电脑和具有实体键盘的扩展基座的设计产生。平板电脑可插置于固定在扩展基座的插接装置中,而和扩展基座结合成一体,并可相对转动闭合形成类似笔记本电脑的样态。
已知的插接装置如台湾公告第M419964号的新型专利“插拔式接合结构”所示,其包含底座,固定设置于扩展基座中;一连动杆,相对该底座平行移动,该连动杆包含有一与显示面板接合的接合部;以及一弹性元件,分别连接该底座以及该连动杆,使该接合部可在接合显示面板的第一位置以及解除接合显示面板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底座具有一供该显示面板压掣的回复机构,该回复机构具有一抵靠部以及一连接于该抵靠部的抵顶部,而该连动杆具有一于第一位置抵靠该抵靠部以及一于第二位置抵靠该抵顶部的止挡片。
该回复机构借由扭簧而可以转动使连动杆的止挡片抵靠于抵靠部或抵顶部。由于此种机构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当设置回复机构的空间减小时,此种机构即不适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该回复机构借由可弹性上下移动的触动件来止挡或释放滑动杆,以适合设置于较小的空间,可提供较佳的应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容置孔中的弹簧,触动件设置于该支架的设置槽,该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触动件可移动,以使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
本发明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手段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容置孔中的弹簧,穿设于容置孔的触动件,且弹簧套设于该触动件,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触动件可移动,以使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容置孔纵向设置,该弹簧为压缩弹簧,触动件为穿设于容置孔中的压杆,而下端穿过该容置孔并套接该挡板,该挡板位于支架下方,该滑动杆具有抵接部,该挡板在第一位置时止挡该抵接部,在第二位置时,挡板和支架底部之间形成活动空间,该抵接部被释放而移入该活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容置孔形成于支架底部,容置孔上端设有穿孔,触动件具有杆体,杆体上端为该压接部,压接部穿过支架的穿孔而凸设于支架上,该挡板设于杆体中间,而弹簧套接于杆体下端。
当本发明应用于平板电脑及其扩展基座时,该支架固定于扩展基座,在平板电脑未插设于扩展基座时,弹簧在释放状态,触动件在第一位置,触动件的挡板止挡该滑动杆,且弹性元件呈拉伸状态。
当要结合平板电脑至扩展基座时,平板电脑向下插置于插接装置,平板电脑的底部下压触动件,使弹簧在容置孔内被压缩,且触动件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触动件的挡板释放滑动杆,滑动杆被弹性元件释放的回复力拉动,使扣合部移动勾扣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而形成固定。
当平板电脑要取出时,推动滑动杆,此时弹性元件被拉伸,滑动杆及其扣合部移动离开平板电脑底部结合孔内的扣合位置,平板电脑即可向上取出。当平板电脑取出后,触动件即被弹簧弹回至原来的第一位置,挡板并止挡滑动杆,使滑动杆及扣合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方便平板电脑再次插接结合到扩展基座。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实现的功能、目的,以下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标记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未结合至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