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5965.8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剑;孙起梦;朱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生 蕨类植物 引种 栽培技术 | ||
1.一种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生蕨类野生植株的引种移栽时间,在华东地区应在秋季的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为最合适。
(2)移栽植株的选择:要引种移栽所选种类中能够展现该种类形态特征的中等大小个体,要带宿土,要在原采集地收集腐叶土。
(3)栽植地点和栽培基质选择:引种的土生蕨类植物栽培在有散射光条件,湿度较大的林下;栽培基质为泥炭+河沙+园土+腐叶土,pH值在6.1-6.5。
(4)栽种:采挖后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种植下地,种植的深度应比野生植株的根部生长深度略深,栽植穴底部要垫一层蕨类植物采集地收集的腐叶土;栽植后进行浇水等管理。
(5)栽培后管理:在第二年夏季的梅雨季节进行叶面肥的喷施,用0.5%硫酸亚铁+0.2%尿素进行土生蕨类植物叶面的喷施;亦可结合除草,在植株旁追施复合肥,施肥量为50斤/亩。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要引种移栽所选种类中能够展现该种类形态特征的中小个体,恢复快,成活率高,破坏环境较轻;要多带宿土,因蕨类植物根部带有共生的AV菌根,要尽量多带宿土,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同时,在采集地收集腐叶土,其中带有AV菌根,用于栽植,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土生蕨类种植深度,种植的深度应比野生植株的根部生长深度略深3cm,防止浇水后土面下沉,植株倒伏。栽植后,要在当天浇透水一次,检查根部土壤覆盖情况,3天后,再浇透水一次,根部覆盖5cm厚度的园土,以利防寒越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9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